上传时间: 2014-08-13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
项目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人间喜剧》
戏剧
巴尔扎克
浪漫主义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A.体裁 B.作者
C.特点 D.评价
解析:《诗经》作者非屈原;《人间喜剧》体裁是小说,特点是现实主义,故A、B、C三项都有错误,只有D项评价完全正确。
答案:D
2.“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不属于这一风格的是 ( )
A.《西风颂》 B.《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巴黎圣母院》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A、B、D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只有C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答案:C
3.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雪莱是英国人,薄伽丘不是生活在19世纪,故可排除①②。
答案:C
4.下列对贝多芬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被称为“乐圣”
C.他是德意志音乐家
D.是连接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的桥梁
解析: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故D项表述有误。
答案:D
5.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 )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D.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解析:《踏歌图》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注重写意;《日出·印象》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其重点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故选B。
答案:B
6.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注重对光和色彩的感觉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
7.有一种音乐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它塑造的“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带有鲜明的莫奈的风格。这种音乐类型是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依据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判断,还要注意“莫奈的风格”,莫奈是印象派绘画的代表,印象派绘画直接影响了音乐创作。
答案:C
8.19世纪中期,欧洲某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请一位画家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风格一致。以下哪位画家可能入选? ( )
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
解析:《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选项中只有B项是现实主义画家。毕加索是现代主义,而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塞尚是印象画派。
答案:B
9.右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
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解析:毕加索绘画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因此,他的画没有一定的形式。
答案:B
10.“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 ( )
A.达·芬奇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解析:从材料信息“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可以看出,这是对立体派绘画特点的描述,属于此画派的是毕加索。
答案:D
11.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 )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解析: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12.《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解析: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根据《2012》的内容梗概可知它可以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材料2:“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作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你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
——毕加索《法兰西文学报》
材料3: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他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请回答:
(1)材料1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6分)
(2)根据材料2概括毕加索的观点。并举出一部他的“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的作品。(6分)
(3)材料1与材料3的作家的作品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材料1你知道恩格斯评价的是巴尔扎克的哪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为何又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8分)
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巴尔扎克的成就分析。第(2)问从材料2的信息可以看出,毕加索认为一个艺术家不仅要具有艺术才能,还要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代表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的《格尔尼卡》表达的就是对法西斯带来的灾难的关心。第(3)问根据所学可知,两人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巴尔扎克作品的分析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立志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观点:艺术家不仅要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作品《格尔尼卡》。
(3)共同之处: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整整一代的历史。
作品:《人间喜剧》。
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的原因:《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小说,深刻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面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和道德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因而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14.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菲岱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
《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标志着封建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者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材料2: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结合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6分)
(2)结合材料2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代表性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时代的影响。第(1)问,“主观”作曲家的含义是以自己的理解为出发点来创作音乐作品。第(2)问,材料创作背景是中华民族的抗战,围绕此中心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历史背景和影响。第(3)问,结合两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时代主题,分别围绕“反封建、追求自由民主”“抗日”来回答。
答案:(1)原因:贝多芬追求进步和自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革命的精神,能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奋斗大加赞美,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贡献: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将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浪漫音乐的先河。
(2)背景: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走人民战争路线,运用游击战等方法抗击日军侵略者。影响: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精诚合作团结御侮的信心;重塑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3)《英雄交响曲》:反对封建专制、赞颂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黄河大合唱》:反抗日本侵略、赞颂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精神。共同点:旋律优美、气势磅礴;成功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