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4-08-13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是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关于教会与国王关系的一句谚语,这体现了( )21cnjy.com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2.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出现了有关“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英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矛盾
C.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权利纠纷
3.神学家阿奎那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这说明他( )
①主张“君权神圣” ②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来源:]
③认为国王与上帝同等重要 ④认为君主是秉承上帝意愿的统治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詹姆士一世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这充分说明詹姆士一世( )【版权所有:21教育】
A.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 B.主张国王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
C.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 D.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5.经法国启蒙思想家改造,成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理论依据的思想是对下列哪一理论的继承发展( )
A.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 B.洛克的“分权制衡”
C.卢梭的“主权在民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6.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斯宾诺莎所说的“理智”符合( )
A.专制国王的要求 B.本国教会的要求
C.资产阶级的要求 D.封建领主的要求
7.17世纪中叶,英国思想家哈林顿说:“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这种观点根源于英国(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宗教迫害的加剧
8.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处死国王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2-1-c-n-j-y
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阿奎那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
9.洛克在《政府论》中曾经指出:“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这说明他主张( )21教育网
①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一切人都应服从法律 ④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A.人人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理论
C.社会契约思想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
11.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述引文的基本观点是( )版权所有
A.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团结,保证社会安定
B.人民享有结社与言论的自由
C.君主代表公意指导社会,实行开明专制
D.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公共意志
12.观察下图,这幅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论”兴起
C.反对君主专制 D.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13.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材料充分表明卢梭( )
A.主张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契约,人人参与政府管理
B.追求的目标就是自由、平等
C.主张建立有限君主制或开明君主制
D.主张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必须分权
14.17世纪中叶,英国思想家哈林顿说:“正像一个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死亡一样,君主专制政体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必然会崩溃。”这种观点根源于英国(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产生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宗教迫害的加剧
15.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21·世纪*教育网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男尊女卑
16.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17.“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www-2-1-cnjy-com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18.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2·1·c·n·j·y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19.严复说:“以今日民智未开之中国,而欲效泰西君民并主之美治,实大乱之道也。”这说明他( )
①认为实施民主政治,需从教育入手 ②现实政治主张比较温和 ③从根本上不主张中国实行民主 ④实则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21*cnjy*com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 )【来源:21cnj*y.co*m】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B.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姆士一世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 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为了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人们应该建立一种强大的公共权力——国家——来进行干预。
材料三 恩格斯说:“王权是进步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四 卢梭提出,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詹姆士一世和霍布斯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2)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恩格斯和卢梭对王权的认识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3)恩格斯说“主权是进步的”,其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
——(英)洛克《政府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分析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
(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2分)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21*cnjy*com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改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权,便叫民权。”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5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解释民权的?怎样实践了这一思想?(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严复看来,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西方人讲“天赋人权”,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这向真正实现“黜伪崇真”和“屈私为公”迈出了第一步。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材料二 下图展现了胡志明市举行纪念孙中山诞生140周年活动的情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严复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
(2)从民主思想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纪念孙中山?(4分)
(3)严复和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4分)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B卷答案:
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通过“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可以判断当时教权高于王权。
2.B解析:詹姆士一世鼓吹“王权至上”的专制主义理论,“王在法上”属于其理论范畴。当时英国新的力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信奉“法在王上”的法律原则,并通过议会与王权斗争。
3.C解析:阿奎那认为: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所以教会高于国家,教皇是上帝的代表,君主应当服从教会和教皇。因此,③叙述错误。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思想主张王权来自上帝。这段话强调要借助神权来强化王权。
5.B解析:美国政体是典型的三权分立,这一理论继承的是洛克的“分权制衡”学说。
6.C解析:斯宾诺莎抨击封建专制理论,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摆脱宗教控制,以此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排除A、B、D三项,故选C。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白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的产生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出现的。再由题干中的“根源”二字,可断定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属于卢梭的思想。
9.B解析:①属于君主专制统治的表现之一,与洛克的民主思想不符;④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
10.C解析:四个选项都属于卢梭的思想主张,但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等信息不符。
1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材料信息并结合卢梭的思想主张回答。从卢梭的前半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中,可以分析出D项是最为恰当的。
12. D解析:漫画中几种言论都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表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1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A项后半部分不符合卢梭的主张;卢梭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排除C项;卢梭没有提出分权学说,排除D项。
1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明白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民主思想的产生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出现的。再由题干中的“根源”二字,可断定选A。
1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解题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出:顾炎武要以以往的君臣关系影射当时的君主专制。C项与顾炎武的思想不符;B、D两项与材料意思也不相符。材料旨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表明他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
16.D解析:题干材料只看到变法的表面现象,认为“若诏旨一下……民心知戴”。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对变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
1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材料指出如果国家权力来自一个人必然会导致专制,即反对专制独裁,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该思想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18.D解析: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项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19.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严复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如立即实行民主政治,将导致社会混乱,故应从教育入手,“开启民智”,这是较温和的政治主张,①②正确;他主张在中国暂缓实行民主政治,但并不是维护君主专制,反对民主政治,③④错误。
20.B解析:从材料中“大半三民对五权”可知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有关系,而这些都渗透在了百姓“宜春帖子”之中,充分说明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1.解析:本题以君主权力的加强为主题,考查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国王”与“国家”及“权力”可概括其相同点;再由材料中的信息“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又可回答其不同点;第(2)问注意王权的加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第(3)问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建立国家、实行君主制;都强调国家权力的运用与行使。不同点: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主张推行极端的君主统治;霍布斯对“君权神授”提出质疑。
(2)不矛盾。恩格斯是从王权确立早期的进步性去论述的;卢梭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从反封建角度去论述的。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封建割据状况,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符合欧洲社会发展的潮流。
22.解析:第(1)问根据“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去争论国王……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等信息得出材料一的思想倾向,根据“选择一个立法机关”“抵抗强暴”等信息得出材料二的思想倾向,并结合两种思想的内容,联系当时背景分析出影响。第(2)问联系二者思想的根本目的答出各自的意图。第(3)问注意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出认识的进步性。
答案:(1)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影响: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21·cn·jy·com
(2)材料一:“君权神授”。材料二:天赋人权。
(3)说明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民主进程不断深入。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思想家思想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需要结合斯宾诺莎思想产生的背景去作答;第(2)(3)问依据材料,再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
(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就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www.21-cn-jy.com
(3)以人民管理政权。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24.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注意材料中强调的“民主”和“自由”的关系;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从民主思想角度回答孙中山的功绩;第(3)问,两者的共同点要从思想的“来源”“目的”“背景”“阶级属性”等方面归纳分析。
答案:(1)“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
(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纲领;他将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使其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基础;他提出五权分立学说。
(3)相同点:都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都在探索强国之路,寻求救国真理;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出现的;两人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主张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