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高二
 

【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岳麓版必修3) 课件1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8课  笔墨丹青
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画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绘画艺术的起源
【本课结构】
起源:
发展:
繁荣: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宋代到明清
           ——文人意趣(文人画)
           ——民间风情(民间画)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岩画是一种以图形代替文字的文献宝库,故而被誉为“历史的语言” 。它以质朴的手法,刻画出先民自身居住、狩猎、畜牧、征战、人物、动物、以及图腾崇拜等等与繁衍生息息息相关的场景图形。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人面鱼纹盆: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形象,表现出古人丰富想像力。
彩陶舞蹈纹盆:这是一个轰动一时的彩陶盆。盆内壁各组小人牵手共舞,服饰划一,动作相同,头饰或为发辫摆向一致,尾饰也均朝向一个方向,说明舞者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很统一的,活泼、有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地面、岩壁、陶器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1)材料:
(2)特点:
2、战国到汉代
(2)题材:
人物、动物形象、抽象的几何图案
 2、战国和汉代的帛画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在妇人之上绘的龙凤,寓示着死者随龙凤所引升天时情形。腾空而起的龙、凤均有一种向上的动势,而下方的侧立人物则反映出一种跟随的特征。可以肯定这是一幅为死者祈天求佑的具有丰富含义的绘画作品。这幅帛画从用笔用线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无不反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丰富内涵的表现。
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
       《龙凤人物图》帛画的姊妹篇,但《人物御龙图》在绘画技巧上比前者更趋成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龙”为神物。是通天地之灵物,它可以载人或神上天或邀游太空。这虽是一种虚幻,但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质。这幅帛画反映出先民们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2、战国和汉代的帛画
    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为西汉长沙相第一代轪侯利巷妻之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绢类画迹。作品以祈颂墓主人飞升为主题。这件帛画也叫非衣,或“T”字型,自上而下分成3个部分,上段绘 “天界”,人首蛇身的女姻居中,周围有日、月、扶桑、升龙、神仙、怪兽等,充满飞动的意态和雄健的活力。中部为人间,在接近“天厥”的华盖下面,一年老的妇人拄杖而行,即墓主人生前的形象,前后有男女侍从。最下段画一怪人,赤裸着身体蹲在两条大鱼的背上,用头和手支撑着地面,竭尽全力托举着现实世界。
汉代帛画《轪侯妻墓帛画》
 2、战国和汉代的帛画
一、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源头)
地面、岩壁、陶器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浪漫
(1)材料:
(2)特点:
2、战国到汉代
(1)材料:
(2)题材:
(3)特点:
绢帛
珍禽异兽、 神仙魔怪
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不失古拙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重在绘画所体现出来的意境。
——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1、魏晋的凸显个性
魏晋画祖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东晋顾恺之传世名画。纵25厘米,横349厘米。主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为后人教诫。人物用游丝描,沉着有力,衣带飘洒,形象生动。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开创之作
          这幅图表现的主要是洛神的美貌、光彩以及她和曹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的情境。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诗中的韵味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魏晋画祖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局部)
 1、魏晋的凸显个性
(1)代表: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的凸显个性
画祖顾恺之,理论“以形写神”
2、唐代的雍容华贵
盛唐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摹本,局部)
        这幅画的内容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和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吴道子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
 2、唐代的雍容华贵
《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会见吐番(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亲的使者的场景。坐在“步辇”即轿子上的唐太宗,长相不算英俊,看上去像是在闲暇时与老友聚首,如有灵的两眼及无动于衷的神态,露出了尊贵的光亮。站在最末端的译员因地位低下而面见皇上惶恐不安。而穿红袍的礼官有着见过世面的老练、圆熟。禄东赞是自吐番远来的使者,他满面胡须,面露疲惫,同时庄重、诚恳,与他面见皇上时应当保持的崇敬,及与所肩负的使命的重要性相适合。
唐代宰相阎立本《步辇图》
 2、唐代的雍容华贵
(1)代表: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1、魏晋的凸显个性
画祖顾恺之,理论“以形写神”
2、唐代的雍容华贵
(1)原因: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2)代表:
画圣吴道子,效果“吴带当风”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
1、文人画
(1)宋元的文人山水画
① 兴盛原因: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
② 特征:
更加注重意境
2、民间画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的画风含蓄深沉,气势更为宏大,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如《千里江山图》展示祖国锦绣山河的神奇美丽。全图长12米,画面视野开阔,境界幽深,色调爽秀明快,展卷观赏,路转峰回,美不胜收,令人有壮游千里之感。
 北宋的阳刚豪迈——国家统一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夏圭《松溪泛艇图》
        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像马远、夏圭作画往往把景物放在一边,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
 南宋的残山剩水——偏安江南
        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在异族统治下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这一时期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贯注于画意之中相辅相成,这也标志这文人画形式的完善。
 元代的孤傲空虚——异族统治
元·吴镇《秋江渔隐图》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
1、文人画
(1)宋元的文人山水画
(2)明清的文人画
① 背景:
② 特征:
风格独特、不拘成法
八大山人《孤禽图》
《鲶鱼图》
        八大山人笔法恣肆、放纵、简括、凝练,造形夸张,意境冷寂。他画鱼、鸭子等,都很倔强,都是昂着头,特别是眼睛更是夸张奇特,右方形的,眼珠点得又大又黑,往往顶在眼眶的近上角,显出白眼看天下的神情,以示与清廷誓不两立。身为明末遗民,他在书画中寄寓国破家亡之痛。
明清的风格奇特——社会动荡
    郑板桥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郑燮《兰竹图》
明清的风格奇特——社会动荡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
1、文人画
(1)宋元的文人山水画
(2)明清的文人画
① 背景:
② 特征:
风格独特、不拘成法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
1、文人画
2、民间画
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民间风情——市井生活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最著名的描绘市井生活的历史风俗画,其伟大价值不仅表现在画面宏大、人物众多。景象宏伟丰富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更重要的是其反映社会内容的真实性。
 民间风情——市井生活
市井风俗画显得较为轻松活泼,所传达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自然而热闹的生产、生活场景,洋溢着盎然生趣。
 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小说插图)
《西游记》插图
 民间风情——木刻版画(小说插图)
明万历年间刊本《全像三国演义》
        明清时期,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为了使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刻书坊开始使用木刻版画作为插图。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全国出现四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形成了四大流派。
 民间风情——年画
 民间风情——布贴画
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工艺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贴画。
        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等,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儿童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故深受大家喜爱。
 民间风情——剪纸画
三、繁荣:宋代到明清
1、文人画
2、民间画
(1)原因:
(2)概况:
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促进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① 描绘市井生活的题材—《清明上河图》
② 小说中的插图—木刻版画
③ 具有实用性的民间风情画—年画、剪纸画等
四、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1、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不求形似,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唐寅?《枯槎鸲鹆图》
        宋代的皇帝如徽宗赵佶、高宗赵构都是爱好绘画并且竭力提倡的。宋代建立皇家画院,名曰翰林图画院。画院大集天下名手数百人,并且开科举,用古诗句作考题,招考画家。这是我国画史中重要的一页。现举数例作介绍:
   
        野渡无人舟自横     
        踏花归去马蹄香       
        乱山藏古寺         
        竹锁桥边卖酒家       
        蝴蝶梦中家万里
        结合课文对文人画追求意境的介绍,请你来构思,什么样的画面设计在当时会获得可是的第一名?
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到汉:
宋元明清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
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                                 
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一批名家和名作;                                  
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明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个性特点;
自宋代以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在西方的绘画中,人物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南宋夏圭《临溪抚琴图》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