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二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考点解读】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孙中山熔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精髓,提出了民族、民权和民生等三民主义,涉及到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个方面,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核心。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但也有其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知识梳理】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思想渊源
(1)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      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孙中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丰富了          思想。
(3)孙中山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
2.基本内容




















三.评价
1.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和       
的民族特色。
2.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         革命斗争的纲领。
【重点突破】
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突破提示:关键词突破法
新三民主义之“新”,一是内容新,在民族、民权、民生方面都有了重大发展,体现了新的时代要求;二是思想新,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突破归纳】

【典例探究】
1.(2011·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 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 
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3.(2011年重庆卷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正确。B、D两项是民族主义,C项是民生主义。
【备考指导】
本考点在2011年高考中,只有浙江和重庆两地有所涉及,但根据高考“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和“反猜题”的特点,备考时仍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三民主义的含义、评价;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2.能力角度:和政治史相关内容结合。如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理解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3.热点角度
(1)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富含“人民主权”“均富”等思想,这与当前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有共同之处,凸现了三民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史观的视角,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命题角度。
(2)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卓越的革命活动和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有着重大影响而受到两岸人民的高度敬仰。在当今两岸形势下,考查孙中山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中的历史贡献是高考的热点取向之一。
【巩固练习】
1.孙中山主张的“民权主义”与康有为主张的“兴民权”区别在于           (    )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受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C.反对君主专制统治???????????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    )
A. 提倡民主自由                          
B. 宣传排满革命  
C. 倡导个人崇拜                          
D. 反对帝国主义
3.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是要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                                                               ( ?  )
A.民族压迫 ?   ?B.国家政体?????  C.国民平等? ? ???D.民生困难
4.“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论及当年革命党人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7.孙中山早年提出:“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由这种观念推广出来,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孙中山这番讲话强调
(    )
A.实现民族统一和民族平等         B.维护宗法体系的传承
C.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推翻满清政府,复兴汉族政权
8.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9.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0.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动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材料中,孙中山所说“千年专制之毒”指的是什么?孙中山认为解“千年专制之毒”的办法是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有哪些?
?


?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
??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最简要的评价。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ABDBB  AAABA
11.“千年专制之毒”:指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办法:不仅要推翻清王朝,而且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即以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实现其目的。
12.(1)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成就: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 (2)变化:方法上:前期采用改良的方法,后期主张革命;目的上:前期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后期主张建立共和国。
???? (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 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评价: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