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二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考点解读】
考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课标要求:
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课标解读:邓小平理论包括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第一次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进而形成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正确认识。
【知识梳理】
一.邓小平理论
1.发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开展关于              问题的讨论
①原因:“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延续“   ”倾错误。
②意义:形成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思想基础。
(2)表现
①放弃“                   ”的错误方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
②肯定了关于                  问题的讨论,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意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       、      和           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        转折。
2.形成——20世纪80年代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表现
①提出关于社会主义           建设的理论。
②提出了                    的思想和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             ”理论。
③中共十三大阐述关于社会主义       理论,从而确立社会主义             路线。
3.深化——20世纪90年代
(1)背景: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对于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2)过程
①1992年          :深刻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使“              ”论断深入人心。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③中共“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            的根本利益。
3.地位:     年党的“     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         
并          。
4.评价
(1)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进一步回答了               、                 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在
          和                     条件下,“建设一个           和               ”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             和             的有机统一。
(4)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             而又         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全面建设              的指南。
三.科学发展观
1.提出
(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           发展、        发展、
          发展。
(2)2003年10月,中共           全会明确提出。
(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      大”报告中进一步进行阐述。
2.内容: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         、          ,根本方法是             。
3.评价
(1)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和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是对中国社会                认识的一次升华,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     、
      发展的轨道。
【重点突破】
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突破方法:理论探究法
首先,两者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成就。其次,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问题,而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基础上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突破归纳: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思想路线上看: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3.从统一战线的运用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如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典例探究】
(2011·大纲全国卷)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邓小平1985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2年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49—1976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变化。
【答案】C
3.(福建省朋口中学2011届高三文综四)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备考指导】
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较少,在备考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把握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特别是联系毛泽东思想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三大理论成果的异同。
2.热点角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三民主义这四大理论成果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富国强民、推进民生幸福,故民生问题是该考点涉及的重要角度之一。应注意邓小平理论中有关强国富民理念的内容及社会和谐理念。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
A.思想解放的历程               B.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2.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反映出共同的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学习借鉴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4.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   )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完善,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产物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对科学共产主义所作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                           (    )
A.改革开放理论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C.“一国两制”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7.《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13年 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
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D.确定“和平”“民主”的方针 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它们的相同点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④立足于中国国情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
材料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建党思想?这一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是什么?





 

12.在中共十五大上,江主席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
?(1)请指出中国20世纪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什么?
?



(2)请列出三位历史伟人在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道路的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成熟的理论或思想,由此产生直接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




?(3)三位伟人的革命或建设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其共性之处(至少两条)。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ADDCD  BCDDA
11.(1) 历史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是非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共同点:都强调实事求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12.(1)“历史性巨变”: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理论或思想:分别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历史意义:分别指导了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并相应取得了成功。
(3)共性: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其各自的思想都是经历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