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高二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岳麓版选修1)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提示:(1)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2)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也正是由于保存了农奴制这样野蛮和没有效率的社会制度,才使俄国在19世纪中期的克里木战争中遭到惨败,加速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步伐。
1.教材P79你读过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那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有什么感受?
提示:读过。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腐朽的俄国必须进行改革以顺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民主改革思想的传播和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唤醒了沉睡中的俄国人,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2.教材P79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提示: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1859~1861年的农民运动和革命民主主义运动没有合流,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克里木战争中俄国的战败,使沙皇意识到,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3.教材P81“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提示:“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是“解放”法令得以推行的体现和保障,这三者都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4.教材P82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对外战争的失败,导致了国内的变革。如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失败使沙俄统治者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精神因素对夺取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另外国内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适应了对外战争的需要。
阅读教材P78第2、3自然段、第一段小字及图表、卡片资料,结合下列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
提示: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内市场狭小;资金、劳动力缺乏;经济落后。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提示:(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加。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做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同西方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1.阅读教材P79最后一段,并结合下面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  一个俄国官员在“解放”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请简要分析:“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
2.阅读教材P80第2自然段及下面小字,并结合下面材料探究分析:
材料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因为农民为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3.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P80右上资料卡片思考: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提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2.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消极影响
提示:(1)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2)改革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的现状。
(3)改革未从根本上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过于浓厚,在这种情况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与政治的矛盾不断深化,使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进程面临深刻的危机,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3.“解放”法令的局限性
提示:“解放”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1)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2)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好几倍。(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他们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因此,改革后不久,广大农民就发觉上当受骗,纷纷举行暴动。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