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一
 

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与练

上传时间: 2014-08-2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二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1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与练
【重点讲解】
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与俄国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用“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这句话来加以概括,它体现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的这一基本特征对于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政治矛盾来看,落后的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沙皇政府以帝国主义和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各种罪恶于一身,以最野蛮的形式对广大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压迫,使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同地主的矛盾、沙俄统治者同少数民族的矛盾、沙俄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资本主义同封建农奴制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其他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广大劳动群众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错综交织,空前激化。“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的非常落后使得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因此在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第二,从资产阶级来看,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滞后造成资产阶级天生软弱。俄国工业虽然当时在资本主义世界排第五位,但与美、德、英、法相比十分落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长期依附于被俄国人民痛恨的沙皇制度,二月革命中仓促掌握政权,缺乏军事实力和政治经验,容易被人民革命所推翻。
第三,从工人阶级来看,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使产生工人贵族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许多西欧过埃及的资产阶级那样用超额利润来培植强大的工人贵族阶层,以消磨工人阶级的发、斗志。而俄国由于经济落后,资产阶级不可能像西欧资产阶级那样用超额利润来培植强大的工人贵族阶层。因此工人阶级受到修正主义的毒害比较轻,易于接受革命思想。
第四,从历史根源来看,由于经济和军事上的落后,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给俄国造成了比其他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更严重的破坏。正如列宁所言,“任何一个国家也没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军事上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使千疮百孔的俄国反动统治经不起强大的革命冲击而顷刻垮台。而历史的落后性使俄国直到20世纪初还存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而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序幕和阶梯”。推翻沙皇统治的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在最大限度上广泛动员了各阶层群众,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为无产阶级领导劳动群众不停顿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总的来说,历史的落后性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而这一薄弱环节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突破了。需要注意的是,“落后”性固然使俄国无产阶级在完成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任务时容易成功,但在夺取政权后,从事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就比较艰难。正如列宁所说:“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它继续到获得最后胜利,即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比较困难了。”
【难点分析】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及其影响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同各交战国缔结和约。1917年12月3日,苏俄同德国的谈判在布列斯特开始。从1917年12月3日开始谈判到1918年3月3日签订和约,共用了3个月时间。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和和约。
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已饱受3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整个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在革命胜利后的第2天,即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政权就颁布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并多次向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英、法等国政府发出倡议,立即停火,展开和平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公正民主的和平。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不理睬苏俄的和平建议,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开始和平谈判。
1917年12月3日,双方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开始停战谈判。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依约,苏俄丧失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俄罗斯一部分共计约占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到1918年11月13日,苏俄政府才利用德国在大战中的失败宣布废除该和约。尽管《布列斯特和约》十分苛刻,《布列斯特和约》还是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党的七大和苏维埃第4次非常代表大会批准。列宁深沉地告诫战友们:“现在,对社会主义事业来说,再没有也不可能有比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崩溃更大的打击了。”那么苏俄为什么要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有一支可以作战的军队进行自卫战争,这是决定苏俄必须签订割地赔款和约的最主要原因。第二,经过三年多大战的破坏,俄国的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粮食、武器等战略物资极端缺乏。第三,苏维埃政权正在建立之中,国内反革命的破坏活动十分猖獗,迫切需要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一个和平喘息时机,以便巩固政权,壮大红军,恢复经济,集聚力量,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第四,广大人民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他们厌恶战争,渴望结束战争,要求和平。
《布列斯特和约》是苏俄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他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了和平喘息、巩固政权的时间,使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同德奥等国家签订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也让德国人暗暗得意。他们认为俄国人的退出战争,意味着从此同盟国的兵力比起协约国占据了优势。因此,和约签订后一周不到,德军就从3月21日起连续发动了三次西线攻势,企图一举击败英、法军队。但是,事与愿违,德军连连受挫。战争引发了德国国内的革命,声势浩大的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武装起义,逼得不可一世的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在11月9日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德国无力再战,两天后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苏俄政府也利用德国在大战中的失败的这一时机宣布废除该和约。
诚然,《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来说,是一个“不幸的和约”。但这个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俄国摆脱了战争,赢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喘息之机。苏维埃政府利用赢得的时间,加紧调整和恢复国家经济,建立和扩大红军队伍,为后来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白匪叛乱,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后来说,这的确是同帝国主义者的妥协,但它是必要的。应当注意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为了以便后来容易捕获和枪毙强盗与把武器和金钱交给强盗为的是以后分赃区分开来。
【学法导航】
1.学习本课,一是要宏观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建立;二是要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十月革命中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2.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3.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4.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小资料】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命运周折
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停泊着一艘退役了的巡洋舰,名字叫做阿芙乐尔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这艘传奇的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为世间带来曙光。在人类历史上,这艘巡洋舰恰如其名,也给俄罗斯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曙光──共产主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00年在圣彼得堡的海军船厂下水,于1902年建成服役。舰长124米,舰宽17米,排水量6730吨,航速20节,装备152毫米炮8门,75毫米炮24门,37毫米炮8门,鱼雷发射管2具,舰员578名。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阿芙乐尔”号随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被派往远东增援,1905年5月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俄国舰队几乎是全军覆没。阿芙乐尔号脱离了俄国舰队,掉头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沙皇政府发觉“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将其改为教练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芙乐尔号在芬兰湾执行巡逻任务。1916年因作战受伤到船厂维修。1917年二月革命时,舰上水兵发动起义,参加推翻沙皇的斗争。5月12日,列宁到正在工厂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上发表演说,使水兵们受到教育,纷纷加入布尔什维克党。7月4日,“阿芙乐尔”号宣布,只服从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领导。1917年11月6日,阿芙乐尔号的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军舰开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桥下。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舰上电台广播了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公民书》(这座电台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舰上),当时,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其在6时20分之前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拒绝。当晚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率先向当时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打冬宫发出进攻的信号),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1923年起,阿芙乐尔号被编为训练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阿芙乐尔号拆下9门火炮,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部署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城郊抵抗德军的进攻,而阿芙乐尔号因无力抵挡德军的轰炸在港口自沉,直到战争后期,于1944年被打捞出水并进行了修复。
从1948年起,阿芙乐尔号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1957年在舰上建立了海军中央博物馆分馆。1968年,苏联政府授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勋章,肯定了这艘圣舰传奇的一生。
【同步训练】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下列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沙皇制度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俄国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B.俄国在前线作战失利和经济危机
C.布尔什维克党的发动和领导    D.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分裂和对立
4.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俄国在当时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战斗性很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四月提纲》的主要作用在于(    )
A.为“二月革命”起了指导作用
B.它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动员令
C.它鼓舞了广大人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信心
D.为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指明了革命方向
6.列宁说:“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导致俄国革命“比较容易”的原因是(    )
①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   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条   ③工农联盟巩固④一战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的是(    )
A.“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B.攻占冬宫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论人民民主专政》
8.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因为(    )
①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③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10.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11.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四月提纲》
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是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经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试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俄国布尔什维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策略的变化。要求:内容应包括革命形势、革命策略、结果。



13.“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请回答:
(1)“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吸收了哪些优秀理论成果?


(2)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和20世纪初的俄国实践这一理论的具体事例是什么?


(3)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与俄国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C2.B3.B4.A5.D6.C7.C8.C9.D10.D11.B
12.(1)形势: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小资产阶级政党掌握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企图扼杀俄国革命,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准备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并且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2)策略:由和平革命发展到武装起义。(3)结果:实现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胜利。
13.(1)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起义,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俄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