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

首页 > 期中 > 高三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单元测试(人教版选修2)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单元质量评估(七)
第七单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2·潍坊模拟)1832年,英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改革,这次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造成这些选区“衰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环境较差 B.自然资源贫乏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外来移民的增多
2.1819年8月16日,英国曼彻斯特的数万名工人高举“普选与无记名投票”“没有平等代表权毋宁死”等标语,前往圣彼得广场集会。这表明英国的工人阶级
(   )
A.已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目标
B.已普遍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
C.已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状况
D.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2012·合肥模拟)民主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下列有关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使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D.宪章运动实现了工人阶级获得普选权的要求
4.奥地利检察官曾这样指控第一国际:“国际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对手。”这表明(   )
①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②第一国际在欧洲各国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府
③第一国际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政府仇视第一国际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 B.二月革命
C.里昂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6.第二国际通过的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是为了纪念(   )
A.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大罢工
B.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斗争的重大胜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
D.巴黎公社的“五月流血周”
7.有一位抗战时期生活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讲述了当时他的一些所见所闻,其中真实可靠的情况包括(   )
①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村长
②在1939年曾积极参与宪政运动
③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④1941年亲眼看到新四军遭到国民党的血腥屠杀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面四篇文献与右图格格不入的是(   )
A.《中国之命运》
B.《根绝国内的法西斯宣传》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D.《论联合政府》
9.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③使中间党派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得以通过
④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某媒体准备举办新中国成立62周年资料展。如果你是这家媒体的编辑人员,肯定不能采用的资料是(   )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B.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4分,第14题14分,共6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当时的人口为1 900万,在第二次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30多万。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成年男子的支持。请愿书铺开有6英里长,极为壮观。这次请愿书还提出了社会经济要求,用工人们的话说,是“刀子和叉子”的问题,即饭碗问题。
材料二  英国政府慑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议会在1842年通过了禁止女工和童工在矿井劳动的法令,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令。人民宪章的6点要求,除每年选举议会外,在后来几十年间都陆续成为现实。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请愿反映了工人的哪些要求?结果如何?(8分)
(2)有人说:“宪章运动展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材料二  第一国际(1864-1872)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
——《列宁全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成立的历史背景。(8分) 
(2)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的论断?试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国际的认识和评价。(8分)
13.(2011·江西百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做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
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材料二  《双十协定》原稿

材料三  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的自卫抵抗,也仍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背景,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6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4分)
(3)三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基本史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衰败选区”之所以衰败,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人口大多流向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选举权的人数大量减少。
2.【解析】选C。工人提出了改革政治、实现普选的要求,这表明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的贫困地位。
3.【解析】选D。在宪章运动中,英国工人阶级提出的核心要求是获得普选权,但是资产阶级的政府并没有满足工人的要求,宪章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因此,D项的叙述错误。
4.【解析】选C。“发展成为和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表明工人阶级已形成了伟大力量,但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政权。因此②不正确。
5.【解析】选A。题目提供的四次革命都是发生在19世纪法国的革命,从四次革命发生的时间来看,“最后一次”应是巴黎公社革命,这场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堪称“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
6.【解析】选A。本题可采取排除法。B项发生在第二国际成立之后,可以排除;C、D两项不是发生在5月1日,也可以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规律方法】第二国际的主要成就
(1)促进更多的国家建立工人政党。
(2)推动了议会斗争。在第二国际的号召下,各国政党大多数都能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合法斗争,揭露资产阶级,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各国政党利用普选权展开竞选斗争,使众多的工人代表被选入议会,进而迫使各国资产阶级作出让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3)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工会数量猛增,罢工规模也很大。
(4)社会主义运动超出了欧美,向更广方向发展,广泛渗入到拉美、大洋洲和亚洲。
7.【解析】选B。本题通过设置一个陕甘宁边区的生活情境,考查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发生的历史事实。早在1937年中共制定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中就有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制”的规定,故①正确,在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宪政运动,故②也可能,1940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故③也正确;新四军是南方八省的抗日红军改编而成的,1941年的皖南事变发生在安徽省,远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不可能亲眼目睹,故④错误,选B。
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做题时应注意图中文字“实现民主政治”,强调民主政治建设。而A项则是要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鼓吹法西斯主义。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了解的程度,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要熟悉教材。因为政协的召开打破了国民党长期实行的一党专政局面,所以①④符合题意。②因为政协是包括国民党反动派在内的,不可能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排除。③较难,只有对教材相关内容熟悉才能作出准确判断。故正确答案应为A。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显然D项与史实不符。
11.【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联系宪章运动的影响等有关史实回答,注意要史论结合。
答案:(1)普选权和社会经济要求(饭碗问题)。遭到政府镇压而失败。
(2)正确。①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产生了重大影响:资产阶级激进派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向议会提出要求议会扩大选举的改革法案,其内容明显受到宪章运动的影响。②促进了英国国内选举改革运动的兴起。1867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案不得不调整选区,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此后英国又陆续颁布法律,逐步取消了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英国的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③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如法国工人阶级通过斗争迫使资产阶级政府在1875年颁布法律确认了男性公民的普选权,规定了议员的选举法,确立了普遍、平等和秘密选举议员的原则,基本上完成了代议制民主的创建。
12.【解析】第(1)题中的“主要目的”可依据材料一中“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等信息进行归纳,“历史背景”可结合工人斗争的状况进行分析;第(2)题中的“理解”可结合第一国际的主要活动进行说明,“认识和评价”需要从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1)主要目的: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共同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历史背景: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的斗争不断高涨,认识到工人阶级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2)理解:第一国际支持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
认识和评价: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解析】第(1)题,“莫谈国事”反映了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的言论不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列举相关反动统治政策。第(2)题,抓住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其背景,注意“这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做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答案:(1)原因: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结合的反动独裁统治,国统区人民在政治高压下没有言论自由。
(2)目的: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名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
14.【解析】第(1)题应紧扣重庆谈判作答;第(2)题应概括指出内战爆发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政策;第(3)题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
答案:(1)背景: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美国对华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③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原因: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教育和团结广大人民,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决定派毛泽东等人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
(2)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一面抵抗国民党军队的进犯,一面不放弃和平努力,尽力争取和平。
(3)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实现和平民主而不懈努力。表明中共是真正代表人民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党。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