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4-08-28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体系总览
章末要点整合
章末检测评估
章末复习 总 结
知识体系总览
章末要点整合
1.历史条件
(1)改革的必要性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非常落后,
北魏政权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社会动荡不安。
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要巩固北魏统治,
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2)改革的可能性:孝文帝继位后,
在冯太后的扶植下,积极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为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2.目的与性质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2)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3.措施
(1)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推行租调制,增加国家财政税收。
(2)迁都洛阳:加强了同汉族地主的联系和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移风易俗:易服装,改穿汉装;讲汉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树立北魏的正统地位;通婚姻,与汉人通婚,巩固了统治;改籍贯。
4.历史影响
(1)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使造成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为隋唐时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鲜卑等族封建化的要求。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改革
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族
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生活习
俗,有利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
治。
3.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改革的坚定决心。孝文帝在面临重重社会阻力的情况下,毅然进行社会改革。
4.民族融合的良好环境。
1.含义: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频繁交流和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同化现象。
2.表现:民族差异、民族隔阂减小,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趋向一致。
3.实质:民族融合就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被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所同化,最后丰富了民族内涵,促进了民族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4.形式和途径:民族迁徙(自然迁
徙、政府移民);各族人民联合反压
迫斗争;各族人民友好往来(杂居通
婚);少数民族汉化政策(统治者的
改革)。
5.作用: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民族素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章末检测评估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