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九年级
 

2014年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记叙文

上传时间: 2014-10-10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2014年上海各区县一模汇编·记叙文
宝山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 分)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21.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杨绛先生肖像时,注重突出杨绛         的性格特征。(2分)
22.第③段画线句“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前后两个半句能不能颠倒的理由是                                             。(3分)
23.第⑤——第⑧段中:
(1)第⑤段化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作者谢了两件事,其一是                           ;
其二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3)上述两件事,作者写的顺序是         ,作者祥写后一件事的理由是            (结合文本内容回答)(3分)
24.第⑨段,从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           和          之情;联系全文,“我”对杨先生则怀有           和            之情。(4分)
2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气质高雅
B“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谦恭低调
C“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宽厚仁慈
D“最美人瑞”美在季康先生无私奉献
26.下面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这段文字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分)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1*cnjy*com

(二)(26分)
21.(2分)坚毅刚强
22.(3分)作者想强调的是后者“做到”——做到会尊重人比内心想尊重人更难,因为既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又要在具体的外显行为中表现出来(前者是杨绛先生的内心意愿,后者则是杨绛先生的行为能力)
23.(1)(3分)夸张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对造反派反抗时的勇气和胆量,与她平时的谦恭形成了极大反差
(2)(4分)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人格阻延  接济年轻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3分)时间  因为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作者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4.(4分)鼓励  体贴  敬佩(景仰)  感激
25.(3分)D(本文中没有对杨先生无私奉献方面的具体描写)
26.(4分)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交代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本文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气质美、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平实;本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等兼有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

崇明县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28分)
                                父亲的请帖
                                   乔叶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
父亲是爱我们的吗?有时候我会在心底里不由自主地偷偷疑问。他对我们到底是出于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的责任和义务(      ) 还是有深井一样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根本不会打开?我不知道。 2·1·c·n·j·y
和父亲的矛盾激化是在我谈恋爱以后。
那是我第一次领着男友回家。从始自终,父亲一言不发。等到男友吃过饭告辞时,父亲却对男友冷冷地说了一句:以后你不要再来了。21·世纪*教育网
那时的我,可以忍耐一切,却不可以忍耐任何人去逼迫和轻视我的爱情。于是,我理直气壮地和父亲吵了个天翻地覆。一一后来才知道,其实父亲对男友并没有什么成见,只是想习惯性地摆一摆未来岳父的架子和权威而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激烈反应大大深化了矛盾,损伤了父亲的尊严。
“你滚!再也不要回来!”父亲大喊。
正是满世界疯跑的年龄,我可不怕滚。我简单地打点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便很英雄地摔门而去,住进了单位的单身宿舍。【版权所有:21教育】
这样一住,就是大半年。
深冬时节,男友向我求婚。我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母亲急急地跑来了:“你爸不点头,怎么办?”
“他点不点头根本波关系。”我大义凛然,“是我结婚。”
“可你也是他的心头肉啊。”
“我可没听他这样说过。”
“怎么都像孩子似的!”母亲哭起来。
“那我回家。”我不忍了,“他肯吗?”
“我再劝劝他”母亲慌慌张张地又赶回去。三天之后,再来看我时,神色更沮丧,“他还是不吐口”。
“可我们的日子就快到了,请帖都准备好了。”
母亲只是一个劲地哭。难怪她伤心。爷儿俩,谁的家她也当不了。
“要不这样,我给爸发一个请帖吧。反正我礼到了。他随意。”最后,我这样决定。
一张大红的请帖上,我潇洒地签了我和男友的名字。不知父亲看到会怎样。总之一定不会高兴吧。不过,我也算是尽力而为了。我自我安慰着。
婚期一天天临近。父亲仍然没有表示让我回家。母亲也渐渐打消了让我从家里嫁出去的梦想,开始把结婚用品一件件地给我往宿舍里送。偶尔坐下来,就只会发愁:父亲在怎样生闷气,亲戚们会怎样笑话,场面将怎样难堪……
婚期的前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一早,我一打开门,便惊奇的发现我们这一排宿舍门口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清爽的路面一直延伸到单位的大门外面。
一定是传达室的老师傅干的。我忙跑过去道谢。
“不是我。是一个老头儿,一早就扫到咱单位门口了。问他名字,他怎么也不肯说。”
我跑到大门口。门口没有一个扫雪的人。我只看见,有一条清晰的路,通向着一个我最熟悉的方向一我的家。
从单位到我家,有将近一公里远。
沿着这条路,我走到了家门口,母亲看见我,居然愣了一愣:“怎么回来了?”
“爸爸给我下了一张请帖。”我笑道。
“不是你给你爸下的请帖吗?怎么变成了你爸给你下请帖?”母亲更加惊奇,“你爸还会下请帖?”
父亲就站在院子里,他不回头,也不答话,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掸着冬青树上的积雪。我第一次发现,他的倔强原来是这么温柔。

21.第段中“圣旨”的含义                             (2分)
22.给第段括号处填上准确的标点符号。(2分)
他对我们到底是出于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的责任和义务(    )还是有深井一样
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根本不会打开?
23.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请帖”是指,                           、
“父亲的请帖”是指___                                 __         ___。(6分)  
2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2句独句成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A.这样一住,就是大半年
                                                                          
B.从单位到我家,有将近一公里远。
                                                                          
25.文末“我”发现了“他的倔强原来是这么温柔”是因为(         )(4分)
A.用扫雪的方式向即将结婚的女儿表达他深深的歉意。
B.用扫雪的行为邀请我回家,原谅“我”之前的任性。
C.默默掸雪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慈爱。
D.对于即将出嫁的女儿,父亲已不再与之争吵。
26.本文主要通过侧面描写刻画父亲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8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28分)
 21.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和命令。(2分)
 22.   ,(2分)
 23.我的请帖:一张签着我和男友名字的结婚邀请书。(3分)
    父亲的请帖:清扫了从我宿舍门口通向家门口一路的大雪来邀请我回家的行    为。(3分)
 24.A.强调了我离家时间之长,突出“我”的任性与固执。(3分)
    B.强调父亲扫雪的路程之远,父亲用这种方式邀请我回家,表明父亲已经原谅了我,突出了父爱。(3分)www.21-cn-jy.com
 25.B(4分)
26.示例:作者对父亲的描写着墨不多,而是通过描写母亲来侧面刻画父亲的,如
  第节‘‘‘怎么都像孩子似的!’母亲哭起来”一句表面是描写母亲酌语言和神态,但不难看出在我们争执的这件事上,父亲是一步也不退让,可看出他性格的倔强。
  (评分标准:父亲形象2分,侧面2分,分析2分,语言2分,共8分)
奉贤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21分)
                            等你回家
(1)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2)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来源:21cnj*y.co*m】
(3)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4)“我真想跟他同归与尽!”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5)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6)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开车的师傅说:“到了。”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7)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从他进来起。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8)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9)“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10)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来。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他黑了,也瘦了。”
(11)他转身问我“你有纸笔吗?”
(12)“当然有。”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3)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儿子,等你回家。
19.第(4)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2分)


20.第(2)段划线句是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                      ____          。(3分)
2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6分)
人物
地点
情境
父亲的表现

父亲
去戒毒所的路上
想起儿子的吸毒经历
情绪激愤,痛骂儿子


戒毒所大门
(1)
(2)


探视室
(3)
拿着话筒,却盯着儿子不说话



听到管教干部的时间提醒后
(4)

22.第(12)段中年轻人“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__          __         (4分)
23.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2分
A这是一个严厉、不近人情的父亲。
B这是一个有着宽大胸怀、无私的父亲。
C这是一个对爱表现含蓄、又能给儿子精神力量的父亲。
D这是一个望子成龙又恨铁不成钢的父亲。
24.本文题目是“等你回家”的含义是:
(1)___________               __;  (2)_____        ________。(4分)
19.与(1分)    于(1分)
20.自然环境(景物)(1分)通过写花革的茂盛、飞鸟的活跃和天空的高远,反衬出父
    亲心情的低落。(2努)  
21.(1)发现快过探视时间了(1分)
    (2) 一口气跑到大门口,并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2分)
    (3)看到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后(1分)
    (4) 一脸悲戚,为儿子写下“儿子,等你回家”的纸条(2分)
22.为自己吸毒给家庭带来的不幸而感到内疚(2分),为父亲给予的亲情而深深感动(2分):
23.C(2分)
24.(1)父亲用纸条告诉儿子将等待他成功戒毒后回归家庭。(2分)
(2)家人等待戒毒所里的亲人戒掉毒瘾、走上正途。(家人等待失足的亲人走上正途)
(2分)
虹口区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1-26题(28分)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
                        孙道荣
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
②暑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你却故zuò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你低下了头…接受完惩罚,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象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这个秘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身边,孩子,                    !
④一岁的时候,你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摸摸,玩玩。我们一再告诉你,爸爸喝的热水杯是不能碰的。但有一天,我故意将杯子放在你张够得着的地方,你兴奋地用手去摸那只充满了诱惑的杯子,结果,你的粉嫩的小手被杯子很不客气地烫了一下。你痛得哇哇大哭。我一边抚慰你,一边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很多杯子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它,但是,弄不好它也会伤害我们。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有没有明白,但此后很长时间,你都不再乱碰杯子,直到你学会先用手背去试探一下温度。
④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总是伴随着错误。我牵着你的手,来到了室外。灿烂的阳光,似乎专为了欢迎你。我悄悄松开了你的手。没走几步,你就被地上一块凸起的小砖头给绊倒了。你哭了,我将你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刚学会走路,只会看天,不知道看路;我也料到你一定会被它绊倒,因为你还不会绕过它。即使不是这块砖头,也总有其他砖头,将你一次次绊倒。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你就会从此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多少这样的石头啊。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⑥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有一年冬天,小区里的水池刚结了冰,你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喀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我冲过去,一把将你拽了上来。孩子,我一直在暗自注视着你,我如道你会好奇地不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定会掉进水池里。我当然可以制止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有一点好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孩子                  !
 ⑦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发生了矛  盾,最后,你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迅速冲下楼,严厉呵斥了你的行为,让你将玩具还给人家,并向他道歉。  
③我的孩子,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虽然你从小就非常善良,通情达    理,可是,面对比你弱小的人,面对诱惑,总有一天,说不定你也会恃强凌弱,甚至巧取豪夺。今天,你终于犯下了这个错误,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你的错误。我要你记住,欺凌、掠夺别人,是严重错误的,永远也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__          !
 ⑨你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认错,不断纠错的过程。我在等你犯错,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那样做是错误的。我无力为你指出人生中的每一个错误,但我希望,在你年少时,多犯几个错误,我们共同来面对它,纠正它,克服它,这样,当你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时,就会少犯几个错误,少跌几个跟头啊。

21基础知识  (3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故zuò(    )轻松  (1分)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2分)
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
                                                                        
22.第⑥段画线句中“拽”字用得极妙,请分析。  (2分)
                                                                            
23.概括文中儿子犯下的错误。  (6分)
(1)暑假白天在家偷看电视还撒谎。
(2)
(3)不会看路被小砖头给绊倒摔哭。
(4)
(5)
24.依据文意将A、B、C选项分别填入文中③⑥⑧段的空格处,并说明理由。(6分)
A.我想鼓励你犯错误  B.我要制止你犯错误  C.我会发现你犯错误
A句填入____段,B句填入____段,C句填入____段,
理由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韵一项是___     _(3分)
A.表现了父爱的耐心与智慧。
B.告诉我们孩子是在不断犯错的。
C.表现了父爱的宽容与睿智。
D.告诉我们应该善待孩子的错误。


26.读完本文,请以文中儿子的身份给作者写封信,谈谈感受。(80字左右)  (8分)
                                                                            
                                                                            

(二) (28分)
    21.(1)作
        (2)那么薄的冰,承担不了你的体重(不能承担你的体重)。句意句号各1分
    22.写出了爸爸用力之大速度之快,突出了当时爸爸着急与担忧的心情。
    23. (2)乱摸爸爸放的热水杯被烫痛。
       (4)好奇睬薄冰掉进冰水里(吓得尖叫)。
       (5)强行抢了比他小的弦子的玩具。
    24 .A句填人⑥段,B句填人⑧段,(1句填人③段.
    理由:符合各段内容,与父亲对待儿子犯错误类型的教育方式是符合的;父亲
          对儿子犯错误程度表现的内心情感也是从发现到担心到恐惧逐步加深的。
  (分别答内容给2分)
25 .A
26.书信体的格式2分,人称2分,内容4分。
    内容:从理解父亲耐心与智慧的角度;从认识自己在犯错中成长的角度;从感
          谢父爱伟大的角度。
黄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4题(32分)
潜浮
⑴小说稿子写出来以后,我找到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舰队司令。倒不是拍马屁,手头这部反映潜艇部队的东西,得以写成,这位中将确实帮了不少忙,有他说句话,体验生活、采访乃至创作便都遇上了绿灯。其实,他并不是对我情有独钟,钟情的是他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
⑵中将破例在家里给了我一个小时,谈他连夜看完稿子后的看法。“昨晚他翻了大半夜的身。”老伴在一边表示了对我的不满,于是我非常感动,连忙掏出了笔记本。
⑶临到谈话结束,司令顺手又翻了翻稿子,再合上,看一眼而后不经意地问:“就用这个标题?”我点了点头。对这个题目我是非常得意的——《沉浮的国土》,拿这个来比我们的潜艇,最贴切不过了。“我提个建议,能不能把这个‘沉’字改成‘潜’字?”司令依旧是随意说说。
⑷我没有吱声,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用‘沉’字好。”
⑸“‘潜’字也不错,让人一下子看出写潜艇的。”
⑹我沉默着。大概是见我没有点头,又说:“我这只是参考意见,还是你们作家定吧。”
 ⑺我也赶紧说:“我回去一定认真考虑首长的指示。”
⑻“不是指示,是意见,仅供参考。”司令更正道。
⑼话虽这样说,回去后我还是费心思琢磨了半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沉”字比“潜”字好。首先,“潜浮”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语言习惯,拗口。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但这恰恰是小说题目的大忌,没有了悬念和想像的空间,自然失去了应有的诱惑力。而且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出处:21教育名师】
⑽我把自己的意见给出版社的编辑说了,他也有同感,还说:“要是真依他改了,没准书的征订数要下降。”看来,只能用原来的题目。可是,司令那儿怎么交代呢。编辑笑了:“你也真是个实在人,你以为他那么大一个司令整天闲着没事,老是惦着你这个题目呢?他那样说,不过是表示一下对创作的关心,再则,也显示一下他在这方面不是外行罢了,这种事兄弟见得多了。你放心好了,他在军事上是天才,在文学上就比你差远了。”
⑾于是我有些脸红,觉得自己过于自作多情了。是呀,一个舰队那么多兵那么多舰艇,每天有多少事他都忙不过来,哪里还会有空惦记着我这本书的题目?退一万步,即使他果真还记得,不改也没什么了不得,他不是说仅供参考吗?原来还想多让几个人看看提提意见,算了吧。就这样,稿子进了印刷厂。
⑿大概是半个月之后,编辑突然来电话,说小说的题目变了,“沉”字改成了“潜”字。我吃了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司令亲自给出版社的头头打了一个电话,就是为题目上的那个“沉”字。他依旧是提出了那个参考意见。可是社里却不敢不认真地“参考”,马上通知改变书名。
⒀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老头子会在这件事上较上劲,何苦呢?这么大的首长,这样干未免有些太那个了吧?终于我明白了:他开了口,我却不尊重他的意见,事情虽小,却确实有个面子问题。只是他这样做……
⒁我也是个有个性的人,自此再也没去找他。书出来了以后,也没给他送。当然,出版社自然会给他寄的。看着这封面上的那几个字,我心里总像塞了什么似的。
⒂半年后,一位潜艇艇长到北京出差,顺便来看看我。他说那本书他们都看了,都反映说不错。还说,他们的老首长,舰队司令都说这个作家怎么不见了,连书也不送一本来。“首长惦着你,你有机会到舰队去看看他。”他说。
⒃他这么一讲,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激动就把改题目的事讲了出来。
⒄“当然是用‘潜’了。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舰长说。
⒅我一愣,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幸好没用那个“沉”字!
⒆“他怎么不跟我讲明呢?”
⒇“你也不想想,这些忌讳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那么大的首长,怎么能说呢?”

19、请概括相关内容,填在空格处(8分)
⑴                              

司令提出将题目中的“沉”改为“潜

⑵                              

编辑与我有同感,打消了我顾虑    

⑶                              

司令的做法使我心里很不舒服      

⑷                              
20、《沉浮的国土》这个题目的“文学味“(第⑼段加点词)具体体现在。(4分)

21、将第⑾段中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2分)

22、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⑴第⒅段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⑵听了第⒇段艇长的话,“我”又会想些什么?(2分)
                                                                       
23、对于司令这一人物形象,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司令性格固执,对潜艇和海军,情有独钟。
B司令执着较真,体察官兵心声,令人尊敬。
C司令爱憎分明,维护海军声誉,树立威信。
D司令和蔼可亲,能够宽容他人,深受爱戴。
24、综合运用(10分)
司令想为自己的后半生写一部自传,确定的书名是《游泳》。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⑴司令说“游泳”二字是有出处的,出自《岳阳楼记》中的“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3分)
⑵请你为司令的自传《游泳》再加一个副标题。
—                             
⑶司令在自传中打算详细写一写那次潜艇触礁下沉的事,引来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认为不应该写,理由是①                                      ;
另一种认为应该写,理由是②                                      。(4分)
(二)?
19.?①“我”听司令看完小说的想法。??
②我反复思考“沉”比“潜”好?
③司令亲自过问,出版社头头将“沉”改成“潜”。?
④潜艇长告诉我“潜”比“沉”好的原因。?
20.?“沉浮”两字比喻潜艇,使题目能喻示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沉”在表现潜艇的运行状态上更加有力。?21教育网
21.?每天的事他都忙不过来,不会有空惦记我这本书的题目。?
22.?(1)惊讶、庆幸。??(2)“我”误会了司令,没有真正了解潜艇官兵的心情。?
23.?B?
24.?(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2)一位海军司令的自传?
?  ??(3)犯了潜艇兵的忌讳,重提旧事会让他们不满。?????????正是总结经验教训,才有利于海军发展与壮大?21·cn·jy·com
25.?略
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5分)
栀子
(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接母亲来北京同住。她带着放暑假的19岁的弟弟一起来,他们是我生命中所剩余的最重要的两个人。   (那是炎热的下午,母亲乘坐的高速大巴刚刚抵达。她穿着碎花的细软棉布裤子,白色钩针短袖上衣。身边一大堆的行李。弟弟抱怨,买着那么多的海鲜干货,怕你在北京吃不到。还带了很多零食,仿佛要去春游。母亲在旁边略带天真地笑。   (穿过车流疾驶的马路上,我紧紧攥住她的手。她的手温软而干燥。   ④父亲走后,母亲的身体开始一蹶不振,失眠,头晕,眼睛流了太多泪,看书要开始戴眼镜,也害怕坐飞机。   ⑤童年的时候,她总是独自带着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曾经她是这样聪慧丰盛的女子。明眸皓齿,漆黑发丝,以及近乎残酷的倔强,这些她后来都给了我。父亲和她之间的感情,始终很淡。他们像大部分的中国夫妻,在责任感和彼此依赖的惯性中共同生活了30年。30年后的母亲,在开始苍老的时候,却突然孤独。   ⑥有时候我会觉得你父亲还是在。不能相信他就这样丢下我不再管。母亲轻声地对我说。我点头。深夜母亲独自一人,躺在充满了回忆的空落落的房间里,总是听到父亲用钥匙开门的声音。很多往事只属于她自己。身边的人可以有陪伴,却不会得到任何安慰。   ⑦这样的孤独我能够感知。但什么都不能够为她做。   ⑧母亲随手拎着的小包里插着一朵洁白的栀子,带着清脆的绿叶。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花。夏天盛开的时候,有馥郁芬芳的芳香。乡下外婆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很大的栀子树。母亲倒空了一个矿泉水瓶子,让我去灌自来水,把花朵插起来。花瓣已经有点蔫黄,但芳香依然充盈了整个狭小的房间。   ⑨这是难得的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唯独缺少了父亲。心里温暖而又黯然。   ⑩一整夜的黑暗中,栀子花都在吐露着芬芳。   母亲在16年前曾来过北京。这次来,只因为她的女儿客居在此。我带她去故宫,给她拍照片。透过镜头看到母亲,面容里有憔悴的优雅。她站在那里的样子,身体微微有些僵硬。照相机后面的我眼含热泪。   我不能解释这种感觉。仿佛每一个时刻都会成为最后。就像父亲在机场等待我晚点了的飞机。我拎着包走到出口处,看到他的笑容。    我们又坐在广场上看孩子们放风筝。暮色的天空一片金红。我把手搭在母亲的后背上,偶尔轻轻地抚摸她。母亲一直淡淡地笑,让我知道她有我和弟弟在身边,这一刻她很好。她也曾对我说,想起父亲来心里疼痛难受。我却不愿意告诉她,深夜失眠的时候,想起父亲的脸,去卫生间用冷水洗澡,对着镜子泪流满面。   这样的想念。只因为心里的爱。   15岁的时候,在整个动荡不安、桀骜不驯的青春里,一直对家庭和父母充满叛逆和反感。10多年之后,在时光中辗转反侧,经历了诸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唯一不会有条件和计较的感情。但他们却已经苍老,并开始离去。   我一直都在想,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获得,一种最为持续和长久的温暖。   深夜和母亲睡在我北京的公寓里的大床上,看到母亲变胖的身体。她年轻时曾这样苗条结实。美丽的躯体蜕变出两条生命。这是不惜代价的彻底的感情。   每一个做女人都会这样做。这是她们共同的幸福和痛苦。而我亦同样渴望。   世间如此寂静而漠然。而我们却要获取深爱。   陪母亲散步,北京明亮干燥的阳光和绿树阴中清脆的鸟鸣让人觉得舒服。母亲说,如果每个星期天你都能陪我就好了。我说,会的。我要照顾你,到老。   带她去最好的餐馆吃饭。母亲不管到哪里都只爱吃清淡简单的食物。带她去百货公司,给她买昂贵的护肤品,买她喜欢的绣花鞋和真丝裙。母亲都收下了。回到家里,却硬要塞给我两千块钱。我们差一点又吵起来。一直是彼此相爱的,但因为个性太相似,比如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不让自己亏欠别人哪怕一点点,总是倔强,总是太过为别人考虑……所以,在太长久的时间里,我们总是分开的,不在一起。   因为弟弟要提前补习,他们很快要回去。终于说服母亲坐飞机。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路上一直劝慰她,坐飞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到了更年期的母亲,有时候是会像孩子一样天真而唠叨。母亲穿着碎花真丝连身裙,拎着随身小包,戴着耳环。入了安检之后,在那里抬起头寻找登机口的指示牌。我踮着脚一直张望,看到她沿着正确的方向去了,放下心来。母亲在转弯处又回头来寻找我。我们彼此挥了挥手,母亲笑,然后离开。我往回走,穿越喧嚣嘈杂的机场人群,终于难过地流下泪来。   我们只在一起共度了7天。她回家的时候,父亲离开,刚好两个月。
21.第(11)段画线句“透过镜头看母亲,面容里有憔悴的幽雅”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错别字________应为________(2分)
22.文章写到母亲的三次“笑”,请找出其中的一处并说说你的理解。(4分)
摘抄:_____                                                            ___
理解:___                                                            _____
23.如果将第段画线句改为“我说,会的。我要照顾你到老。”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4分)
                                                                             
24.第段画线句“但因为个性太相似,比如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不让自己亏欠别人哪怕一点点,总是倔强,总是太过为别人考虑……”在上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呼应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通过日常琐事,表达母亲对我无限的关爱。
B.通过日常琐事,表达我对父亲离世的怀念。
C.通过日常琐事,表达我对亲情生命的感悟。
D.通过日常琐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歉疚之情。
任选一题:
(1)文章结尾第段有两句看似平常的话:“我们只在一起共度了7天。她回家的时候,父亲离开,刚好两个月。”你认为是否多余?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
                                                                        
(2)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请择其一处(试题涉及的除外),写80字左右的点评。(8分)
                                                                              
                                                                              
(二)(25分)
21.(2分)幽    优
22.(4分)摘抄、理解各2分
第一处:第②段,母亲在旁边略带天真地笑。
理解:母亲在听弟弟抱怨,母亲的笑包含着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第二处:第(13)段,母亲一直在淡淡地笑
理解:母亲看广场放风筝,母亲在我和弟弟照顾陪伴下舒心与满足。
第三处:第(22)段,母亲笑,然后离开。
理解:母女俩分开,母亲用笑来让我放心,表现她细腻的情感与内心的坚强。
23.(4分)原句中加逗号以示停顿,强调了“到老”这一时间,加强了“我”会永远照顾母亲的肯定语气,强烈表达“我”对在父亲离世后的母亲那深深的依恋。
24.(3分)第⑤段:近乎残酷的倔强,这些她后来都给了我。
25.(4分)C
26.(8分)
选(1)示例:结构上以父亲离世引起。首尾呼应。内容上写出了7天团聚的短暂、伤感而温暖,是一家人用心一起度过的值得珍惜的一周。我对父亲在不知不觉中离去充满伤感,并因此感悟到时光易逝,亲情可贵。
选(2)示例:第⑥段“深夜母亲独自一人,躺在了充满回忆的空落落的房间里,总是听到父亲用钥匙开门的声音。”这个细节描写,以母亲的幻觉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母亲思念父亲的情感之深。开门的声音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清晰,真切细腻地写出了母亲失去亲人后的孤独感。
金山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26分)
                             书桌
①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
②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可以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两旁边的抽屉要多少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赘的东西。右边只须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得稳当,取携又方便。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
③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再不能等待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的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只把一段木头解了开来!】
④他看出我的疑怪,就用教师般的神情给我开导。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还未免有点儿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者裂一道缝,或是接榫处松了。人家说起来,这是某某做的“生活”,这么脆弱不经用。他向来不做这种“生活”,也向来没有受过这种指摘。现在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动手做书桌。
⑤他恐怕我不相信,又举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功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黄浊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品时候的模样。
⑥我知道催他快做是无效的,好在我并不着急,也就没说什么催促的话。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站在墙边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显出几条年轮的痕迹。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⑦我说再过一个星期,大概可以交货了吧。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内高低不平的泥地,摇头说:“不行。这样干燥的天气,怎么能上漆呢?要待转了东南风,天气潮湿了,上漆才容易干,才可以透入木头的骨子里去,不会脱落。”
⑧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乡下的屋子,室内铺着方砖,每一块都渗出水来,像劳工背上淌着汗。无论什么东西,手触上去总觉得黏黏的。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散发出霉蒸气。我想,我的新书桌该在上漆了吧。
⑨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同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栗壳色,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和它一比更见得黯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我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东西碰撞,因而擦掉一点儿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鉴赏他的新作品。最后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时,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夸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放射出来了。
                                                    (文/叶圣陶)
22、(1)下列与第②段中加点字的“局促”一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他坐下来很局促,总感觉到总经理的话里有刺。
B大多数的人在乡间并无可归的“田园”,终身局促在都市“尘网”之中。
C因地方局促,就在老人的卧房外面摆了一张床,请他睡觉。
D只有5分钟时间,实在太局促了。
23、第⑤段和第⑨段中加点的词语属于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分)
24、提取上文相关信息,将老木匠制作书桌的过程补充完整.(6分)
选好木料确定式样     __________      制作成型打磨光滑      __________
25、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首句重复使用“过了”意在强调工时长,表明老木匠工作效率低。
B第④段首句写出老木匠好为人师,倚老卖老,显摆自己手艺好。
C第④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好面子爱挑剔,但人也实在,讲诚信。
D第⑨段画线句写出老木匠安放书桌时的小心谨慎及对自己作品的珍视。
26、如果这个老木匠“穿越”到今天,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他能生存得下去吗?有甲乙两个同学对此展开了辩论,以下是甲同学陈述的观点与理由。如果你是乙同学,你会作何辩驳?(80字左右)(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甲同学:我认为老木匠无法在当今时代生存。当今社会,奉行的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观。快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价值。像老木匠这样花上两三个月做一张书桌的工作效率,早就被淘汰了。当别人奔跑都还嫌慢时,你敢踱四方步吗?
乙同学: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 26题(26分)
    22.(1)C(3分)
        (2)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工夫,难道只把一段术头解了开来?(2分,问号不
           写扣1分)
    23.肖像描写或神态描写(1分)“黄浊”与“夸耀”形成对比,写出老木匠一提到
    自己的作品就眼睛发亮(1分),表现出老木匠对自己制作的“家伙”的珍爱、欣赏和对自己这一手艺的自信。(2分)
    24.解开木料等待干透(3分)     等待潮湿天气上漆(3分)
    25.D(3分)
    26.要点:观点2分,理由4分,语言2分
静安(青浦)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演唱生涯(有改动)
毕飞宇①
①是哪根筋搭错了呢?1990年,我26岁的那一年,突然迷上唱歌了。
②那年我所供职的南京特殊师范学校搞了一次文艺会演。会演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的同事,女高音王学敏老师演唱了《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礼堂因为她的嗓音无缘无故地恢宏了,她无孔不入,到处都是她。我意外地发现人的嗓音居然可以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马力。
③我蠢蠢欲动了。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推开了王学敏老师的琴房。我直接说出了我的心思,我想做她的学生。王学敏老师很吃惊。我至今还记得她的表情,那可是1990年,唱歌毫无“用处”,离“电视选秀”还有漫长的十五年呢。她问我“为什么”,她问我“有没有基础”。
④我没有“为什么”。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在二十岁之前,许多人都会经历四个梦:绘画的梦,你想画;歌唱的梦,你想唱;文学的梦,你想写;哲学的梦,你要想。这些梦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每一个段落都很折磨人。我在童年时代特别梦想画画,因为实在没有条件,这个梦只能自生自灭;到了少年时代,我又渴望起音乐来了,可一个乡下孩子能向谁学呢?又到哪里学呢?然而,如果你的学习欲望过于亢奋,你会觉得你是盛夏里的狗舌头,活蹦乱跳,无滋无味,空空荡荡。
⑤王老师最终还是收下了我,大概是碍于“同事的情面”。
⑥对初学者来说,声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打开”,它必须借助于腹式呼吸。王老师告诉我,婴儿在嚎哭的时候用的都是腹式呼吸,狗在狂吠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说话”,人类的发音机制慢慢地改变了,胸腔呼吸畅通了,腹式呼吸却闭合了。所谓“打开”,就是回到人之初。一旦“打开”,不仅音色变得圆润,音量还可以变得嘹亮,只要趴在地上,完全有能力与狗对抗。我们身体的内部隐藏了多少好玩意,全让我们自己弄丢了。
⑦如果有人问我,你所做过的最为枯zào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无疑是练声。“练声”,听上去多么的优雅,可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件事:咪,还有嘛。你总共只有两个楼梯,沿着“咪”爬上去、爬下来,再沿着“嘛”爬上去,爬下来。咪--,嘛--,咪、咪、咪,嘛、嘛、嘛;咪……嘛……。我这是干什么呢?回想起来,我只能说,单纯的爱就是这样,投入、忘我,没有半点功利。
⑧王学敏老师煞费苦心了。她告诉我,“气”不能与喉管摩擦,必须自然而然地从喉管里“流淌”出来。她打开了热水瓶的塞子,让我天天盯着瓶口的热气看。为了演示“把横膈膜拉上去”,她找来了一只碗,放在水里,再倒过来,让我拿着碗往上“拔”,往上“拔”的力量越大,往下“拽”的力量就一样大。就单纯的理解而言,这些都好懂——这就构成了艺术内部最大的一个隐秘:在“知识”和“实践”之间,有一个神秘的距离。有时候,它天衣无缝;有时候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了足球场。它是幽静的,漆黑、空旷,在等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漆黑而又空旷的舞台上,每个星期我都要开三、四个演唱会。可那唱是断断续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分成好几个段落,还重复,一重复就是几遍、十几遍。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离足球场不远,我想我的歌声是可以传递过去的,因为他们的声音也可以传递过来。传递过来的声音是这样的:“他妈的,别唱了!”
⑩不远处的宿舍一定被我折磨惨了——谁也受不了一个疯子在深夜的骚扰。他们只是不知道,那个疯子就是我。
?事实上,我错了。他们知道。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年纪偏大的女生告诉我,大白天走路的时候你也会突然撂出一嗓子,谁不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很吓人的毕老师。我们都叫你“百灵鸟”呢。
?一年半之后,我离开了南京特殊师范学校,去了《南京日报》。我的演唱生涯到此结束。王老师知道,她不可能把我培养成毕学敏,但是,她说:“可惜,都上路了。”
?前些日子,一个学生给我打来电话,我正在看一档选秀节目,学生问:“如果你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你会不会去参加?”我说我会。学生很吃惊了,想不到他的“毕老师”也会这样“无聊”。这怎么就无聊的呢?不经历“难以自拔”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发出声音的。我喜爱那些参加选秀的年轻人,我从不怀疑一部分人的功利心,可我更没有怀疑过爱。年轻的生命自有她动人的情态,沉溺,旁若无人,一点也不绝望,却更像在绝望里孤独地挣扎。
?二十多年过去了,拳离了手,曲离了口,我不再是一条狗了,我又“成人”了。我的生命就此失去了一个异己的、亲切的局面。——那是我生命之树上曾经有过的枝丫,挺茂密的。王老师,是我亲手把它锯了,那里至今都还有一个碗大的疤。
【注释】
①毕飞宇,当代作家。作品有《青衣》、《玉米》、《推拿》等。

看汉字写拼音   亢______奋        看拼音写汉字   枯zào________(2分)
请阅读①——④段,写出促使“我”开始这段演唱生涯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意,请在第⑧段划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3分)
“我”对唱歌的沉醉体现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请概括其中任意的三件事。(6分)
                                                                         
                                                                         
联系全文,从第段划线句中不能推断出的一项是(4分)(       )
A“我”觉得王老师会明白这种感受。
B“我”内心对王老师怀着一份歉意。
C“我”知道隐隐的疼痛会长期存在。
D“我”认为放弃唱歌是完全错误的。
26.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狗”,比如在段中写到“我不再是一条狗了,我又‘成人’了”,请联系全文中相关的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请写出两点)(80字左右)(8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
21.kàng燥(各1分,共2分)
22.王老师的演唱令“我”受到了震撼,重新勾起了“我”对少年时代未能实现的歌唱梦的渴望。(3分,写到一点2分,两点3分,大意对即可)
23.评分标准:句子能表现“知识”和“实践”的距离之大(2分),是个比喻句(1分)。
    原文:“足以放进一个太平洋”
24.每件事2分,共6分。参考答案:
    ①“我”冒昧地去找王老师,直接表达想学唱歌的愿望。
    ②“我”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找到王老师要求学习唱歌。
    ③“我”投入而忘我地坚持枯燥的练声。
    ④“我”每周有三、四个晚上去足球场练习唱歌。
    ⑤尽管被呵斥,但“我”坚持每周去足球场练习唱歌。
    ⑥“我”常常在白天走路时不自觉地唱出声来。
  25.D(4分)A(2分)
  26.①“我”不再能如狗一样用腹式呼吸,不再拥有圆润音色和嘹亮音量。
    ②“我”告别了曾经那段沉溺于唱歌的岁月,回复到自己既有的生活轨道中。
    ③”我”不复年轻时追逐梦想的热烈与不顾一切,变得趋于冷静和理性。
    (评分标准: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语言自然流畅2分)
闵行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①我特别钟爱衡山路。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衡山路来漫步,抑或拍些照片装点我的摄影簿。衡山路是从“上海西南的一颗明珠”———徐家汇开始,到淮海中路结束的,所以说衡山路等于连接着上海两个最繁华又最高档的商业区。一些有钱又悠闲的上海女子,往往逛了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等著名商场后,就到衡山路漫步休息,最后再逛完淮海中路。大部分有文化层次的外地游客,则往往先到徐家汇看看徐光启的墓,因为上海人徐光启不仅是个科学家,还当过一代宰相,他的墓地就在徐家汇南边;再去游览一下徐家汇天主堂,因为它是上海保存至今最老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然后再到衡山路漫步。我呢,去过徐家汇天主堂,也看过徐光启的墓,但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却是衡山路。     ②这天,我是到衡山路去拍夜景的。
③我正在领馆广场前物色着镜头,突然身后传来清脆甜蜜的叫卖声: “先生,买枝花吧?”我回头一看,是两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我。她们一手抱着一捆玫瑰,一手将其中的一枝玫瑰递到我的面前。两位少女都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得体,头上却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她们起劲地向我推销着玫瑰:“你看,多新鲜的玫瑰,买一枝吧?” “不。”我笑笑,举了举手里的照相机,歉意地摇摇头说,“我是来拍照的。”
④她们也不勉强,笑了笑,又叫卖着转向了别处。她们一会儿在咖啡馆门口等候顾客,一会儿又穿梭在露天酒吧。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她们就像两簇游动的鲜花,把衡山路的夜色点缀得更加迷人。我突然有点后悔起来:为什么不拍拍她们呢?也许这是一张更有意思的照片呢!可这时,那两个卖花少女已经消失在夜幕里……
⑤于是我又开始拍我的夜景———
⑥我拍了挂满盆花的围墙,拍了路边的油画长廊,拍了浪漫雅致的露天酒吧,拍了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餐厅……
⑦正当我拍完豪华温馨的“星期五餐厅”的时候,突然发现坐在豪华餐厅里喝着饮料的两个少女竟是那么脸熟;再仔细一看,天哪,那两个悠悠喝着饮料的少女就是刚才向我推销玫瑰的卖花女,头上依然滑稽地戴着只有幼儿园小朋友才喜欢戴的鲜花头饰。
⑧这一发现,顿时就使我兴奋起来。我连忙走进去跟她们攀谈起来:“你们怎么像小孩似地戴着鲜花头饰?”“这样不是更加引人注目吗?” “你们的玫瑰花卖完了?”“卖完了”。“赚了多少钱?”“我赚了一百多。”“我赚了八十多”。 两个少女争先恐后地向我报告着卖花的成果,就像学生向他们的老师报告自己的优秀成绩。我朝她们各自的桌面看了看,她们各点了一杯咖啡、一份冰淇淋和一些吃食。算一算价钱,按照“星期五餐厅”的高档收费,我估计,她们今天的卖花所得,已经所剩无几。
⑨我疑惑了,我问:“从报上获悉,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有个女中学生,靠课余卖花支撑起了一个发生了不幸而生活艰难的家。你们到衡山路卖花,难道也是为了贴补家用?……”“才不是呢!”那两个少女没听我说完就“咯咯咯”笑起来。也许是怕我误解了她们的卖花动机,笑完,她们竟tāotāo不绝地叙述起来:“卖花的目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我们不是。我们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我们觉得衡山路很有味道,喜欢到这里来看看。但光是看看似乎缺少点深度,能够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才有意思呢?所以我们选择了卖花。我们到文化广场鲜花市场低价批发了一些玫瑰,然后到衡山路来高价出售,觉得非常有劲。我们一边卖花一边游览衡山路,赚了钱还可以找个有情调的地方消费消费。你看,这不是一举几得吗?” 她们说完,一口喝完咖啡,买单;然后出门拦了一辆出租车,潇洒地扬手而去……
⑩衡山路的夜景朦朦胧胧,神秘而迷人。看着出租车威风地远去,我不禁思绪万千:现今的中学生真不简单,卖花还卖出了这么多名堂!但是不管怎么说,她们的出现,确实使神秘而迷人的衡山路变得愈加幽雅温馨,愈加美丽可人!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tāotāo不绝 ______________
第④段至第⑩段作者的心情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___的  
变化过程。(6分)
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方法,表达效果_____                      
____                                                _。(3分)
第⑩段“这么多名堂”具体指
(1)                                 ;
(2)                                _;
(3)                                 。(6分)
对第⑩段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两个长得很清秀,穿得也很清纯的卖花少女与美丽的衡山路相得益彰。
B.两个重点中学学生的青春活泼、热情开朗衬托了衡山路的神秘迷人。
C.两个中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并用行动参与其中让衡山路更有味道。
 D.衡山路的异国情调、神秘迷人让原本就清秀的两个少女更加美丽可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19.(2分)滔滔
    20.(6分)(1)后悔   (2)惊喜或兴奋    (3)思绪万千
    21.(1分)肖像
        (2分)体现卖花少女的年轻与活力,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前文形成
                呼应。
22.(6分)
(1)感受一个地方的生活需要融人;参与到衡山路,深层感受衡山路的味道。
    (2)需要各种经历来增添生活的丰富性:批发玫瑰并出售是一种有劲的生活经历。
    (3)作为学生也可以自己赚钱消费:卖玫瑰花赚钱,并到有情调的地方消费。
    23.(4分)C(选B得3舟,选A得2分,选D不得分)
浦东新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甘为春泥护春花
陈漱渝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鲁迅
①每每读起这意味深长的句子,我都按捺不住地想到他——鲁迅,这位一直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向前走的中国文豪。www-2-1-cnjy-com
②1925年的一个北京夏夜,鲁迅端着高脚煤油灯,将五位青年迎进了一间伸手可触房顶的“灰棚”——他的卧室兼工作室。鲁迅亲切地招呼青年们坐下,又拿出一些糖果和小花生款待他们,然后就从一般书店不肯印行青年人的译作引入话题。鲁迅说,他留学日本时,经常通过东京神田区的丸善书店购买德文书刊。这家书店起初规模很小,全是几个大学生慢慢经营起来的。青年们感到鲁迅的话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与启示,便想尝试着自办一个出版社,去印自己的译作。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平日少有笑影的脸上不禁漾出了笑容。但是要自印书刊,首先要解决经费问题,估计大约有六百元成本。六百元,对于这些不名一文的青年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想到这里,刚才还兴致勃勃的青年们不觉又泛起愁来。鲁迅好像看出他们的心思。他表示,青年们每人各筹五十元就行了,其余费用可全部由他垫付。青年们不无遗憾地说,“像这种经营规模,一年也不过能出五六本书罢了。”鲁迅笑着反驳道:“十年以后,岂不也就很可观了吗?”就这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青年文艺社团——未名社就这样诞生了。
③鲁迅对未名社成员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社里有一位叫李霁野的,他译完《往星中》后,鲁迅不仅为之校订译稿,而且托画家陶元庆设计这本书的封面。鲁迅还亲自拟了一篇六七百字的内容说明,供陶元庆绘图参考。当李霁野因为没有学费而打算卖掉《黑人假面》的译稿时,鲁迅立即借给他一百元,让他将译稿留在未名社出版。鲁迅还源源不断地为未名社的刊物供稿,帮助它迅速打开局面。对于未名社出版物的印刷装帧、代销委售等细事,鲁迅也一一注意,亲自指点。当青年人对鲁迅的帮助深为感激时,鲁迅恳切而幽默地说,他并非“从井救人”的仁人,对他的帮助不要不安于心。善于感激当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老记挂着这些小事情,就容易给感情以束缚,使自己不能高飞远走。
④1932年秋天,有一位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在牛毛雨中来到内山书店。忽然,北面书架上一本书脊印着“鲁迅译”三个字的《毁灭》映入了他的眼帘。他立刻从书架上抽下这本书,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当他看到封底标明的售价是“一元四角”时,不仅有些发窘了。因为他的口袋里总共只剩下一块多钱了,这是他跟另一位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这时,从书店柜台旁边走出一位身穿牙黄羽纱长衫的老人。老人的头发一根根抖擞地直竖着,浓黑的胡须排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位工人忽然记起在一本杂志上刊登的鲁迅访问记,意识到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毁灭》的译者鲁迅先生,砰砰直跳的心好似要蹦出胸口。鲁迅看出这位售票员的心思,又从书架上取另一本定价一元八角的书——苏联的小说《铁流》,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慈祥地对他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鲁迅接着解释道:“这本书(指《铁流》)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它是曹先生(指曹靖华)译的,所以收你一块钱成本;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售票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里衫的衣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在鲁迅干瘦的手中,鼻子陡然一酸,几乎掉下泪来。他恭敬地向鲁迅鞠了一躬,把两本书郑重地放进盛夹剪。票板的帆布袋,噙着泪花匆匆走出店门。他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此后,这位青年电车工人跟千千万万革命者一起,投入了“毁灭”旧中国的革命洪流里。

21、标题“甘为泥土护春花”中“为”读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第④段画线句刻画人物用了___________描写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第④段中售票员说的“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成为文中所有青年的心声。
从第②、③、④段内容来看,作出这个判断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4、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画线句中“青年人”为什么不能改成“李霁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文章内容,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4分)
A.未名社具有“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特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青年文艺社团。
B.鲁迅在日本时曾经自办出版社印自己的译作,以此激励青年们,给他们圆梦的希望。
C.鲁迅以为自己对未名社的付出,只是小事情,不希望青年们因此失却更大理想。
D.鲁迅教导有志青年投入到毁灭旧中国的革命洪流中,并且激励他们一直向前走。
26、孔乙己、闰土、杨二嫂都是鲁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选取其中一个,先介绍其出处,再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该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80字左右。(8分)
六、记叙文
21、wéi  这里 “为”意思是“成为”“作为”“做”
22、肖像描写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精神矍铄(坚毅)的样子,也写出了售票员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之深
23、资助青年人办未名社;关怀未名社成员;送译作给青年读者(售票员) 
24、结构上“青年人”与段首句句中未名社成员照应,内容上体现了鲁迅先生关怀的不是一个人;也表明感激鲁迅的人也很多(4分)
25、C
26、联系作品(1分)性格特点(2分)阐述清楚(3分)语言表达(2分)
普陀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 (28分)
                                我们都会遇到对手
小学时,我们班有二十多名同学,梳辫子的只有七位。老师看了看那怯生生的“半边天”,先让大一些的琴做了学习委员,却选不出文艺委员领着课前唱歌,后来又发现我嗓门儿大又挺大方,便委任了我。
老师们都很愿意做我们的班主任,理由极简单:女生少,操心事更少。她们却忘了:女孩子天生会掩饰。其实,文艺委员与学习委员之间很格格不入呢!我不知道嫉妒心是何时潜入体内并随着身体一天天长大的。我和琴的成绩太相近了,老师常常表扬我们俩或者我们其中的一位。势均力敌就有了敌意。
琴先拉帮结伙,她拉着那五个女生课间高高兴兴玩,放学亲亲热热走,我形单影只地呆在操场或闷头回家时,恨琴恨得咬牙切齿。
有一天傍晚,我和高年级同学玩跳格,跳到天黑才想起书包,书包早被锁在教室里了。我急得团团转时,发现教室门玻璃刚好坏了,我打开门,拿上书包正要出来,突然想到琴,偷着锁门说不定就是她干的,那天她值日。我拿不出书包做不成作业自然要挨老师训,她早就盼着这天呢!旧恨新仇忍无可忍,我想报仇了。我一回身看到讲台上有截粉笔头儿,还是给她起个绰号骂她一下吧!借着教室里最后一点儿微亮的光写在琴的书桌里。写完了报了仇,跳出教室就把这件事丢脑后了。

第二天早自习一进门,琴正骂人,看到我音量提高了一倍。最麻烦的是在路上,琴用她的骂声对我实行围追堵截,我像灰溜溜的小老鼠,琴成了打鼠的英雄。
琴很能骂人,指桑骂槐、破口大骂全会。在她的骂声中,我来不及想自己的愚蠢,原有的嫉妒却变成了完完全全的恨。
五年级时,我的表姐也转到了我们班。为了考入市重点特地从林区转来重读。加入了新成员,“半边天”不但没有多云转晴,反而阴云密布了:表姐的成绩开始遥遥领先,琴很不服气,私下里便说她是重读生。话被传过来,表姐便立场坚定了,女生阵营里从此有了两个帮派,彼此虎视眈眈。
我们常在一起挖空心思贬低对方。有一天发现琴“长着满脸横丝肉,一看就不像好东西”,令我们狠狠开心了一阵子,尤其是那常形容坏人的“横丝肉”,让我出了许多怨气。
我们(包括琴)都以为自己很优秀,所作所为理所当然,发布考中学成绩时大家都傻了:老师认为最有希望的几个甚至表姐,都没有考入那所向往已久的重点中学。
也许是因为那次惨败,琴比我们先长大了。有一天陪妈妈逛街,远远看到琴,我早早扭过头去,听见琴问:“大娘上街呀?”
妈妈说:“嗯。琴,你有时间到我家里玩吧。”
“哎。”
我等琴走远了,问:“妈,你理她干吗?你不知道我俩不好吗?”
妈妈瞪了我一眼:“她到底是大两岁,懂事了,人家想和好。”
“我才不和她和好呢!”
虽然妈妈开导了半天,我却忘不了琴的那些恶骂,几次碰到她探寻的目光都以冷漠拒绝了。
多年以后我慢慢聪明过来: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遇到对手。我们太喜欢把对手列为敌人,太喜欢于嫉妒甚至诽谤。一个人的真正长大,却是从真诚地欣赏对手开始的。

21、第段两个加点词“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2)敌人;
(3)对抗,抵挡;            (4)(力量)相等的
A.(1)(2)      B.(1)(3)     C.(1)(4)    D.(3)(4)
22、依据第-段,概括“我”和琴矛盾逐渐加深的过程:(4分)
(1)                                                              
(2)                                                              
(3)五年级时,表姐转来重读,彼此敌意加深,更加挖空心思贬低对方。
23、第段,“我”说自己“愚蠢”是因为                                 ,
第段,“我”说自己“聪明”是因为                                   。(4分)
24、文中的“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选择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5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展露了小女生之间真实自然的争强好胜。
B表现嫉妒不加以控制则会成为完全的恨。
C体现遭遇对手乃人生无法回避的常态。
D揭示真正的成长始于真诚地欣赏对手。
26、“我”冷漠地拒绝与琴和好,请就“我”的这一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
(80字左右,8分)
(二)
21.(3分)C
22.(4分)琴先拉帮结伙,“我”孤单影只,恨琴恨得咬牙切齿(2分);“我”给琴起绰号,琴用骂声对“我”围追堵截,“我”对琴有了完完全全的恨(2分)。
23.(4分)“我”随意认定是琴锁的门,还起绰号骂她,并写在她的书桌里(2分)
“我”终于意识到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遇到对手(2分)。
24.(5分)琴是一个争强好胜、知错能改的人(1分)。琴和“我”闹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
因为两人的成绩太相近了,而且对于表姐成绩遥遥领先,琴很不服气,由此可知,她    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2分);没有被重点中学录取后,琴做出主动和好的姿态,由此可见,她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2分)。
25.D(4分)    ’
26.(8分)
示例1:“我”不应该拒绝与琴和好。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一来“我”和琴之间并没  有深仇大恨,何况是“我”起绰号在先,她骂人在后;二来琴已主动示好,“我”再拒绝就有点不近人情。
示例2:“我”拒绝和好,体现琴的恶骂对“我”伤害之深。想当初,“我”在琴的指桑骂槐、
    破口大骂中像只灰溜溜的小老鼠,惶惶然、戚戚然,就算现在琴有悔意,“我”叉
    怎能忘却当初的痛?
  (观点2分;分析2分;条理2分;语言2分)
松江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2-1-c-n-j-y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旭日已西移成夕阳;一转身,青丝已变成了白发;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0.第③段加点词“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1.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                   。(5分)
22.作者选取了三幅画面加以精雕细刻,仔细阅读文本,填写下来。(8分)


地点
发生的事
选材的精心

画面一
火车站
(3)
(5)

画面二
(1)
(4)


画面三
(2)
“我”没有找到转身而逝的乞丐,把爱心献给了他人



23.文章以“转身”为题,其妙处在于:(4分)
(1)                            ;(2)                            。
24.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强调“转身”经常会发生,在文章结构上具有总起的作用。
B第④段把秦岭女孩比作野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她的纯朴与美丽。
C第⑤段“文明大街”表明尽管还有乞丐,但社会文明化程度已很高。
D第⑥段再次勾画各种事情的“转身”画面,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概。
(二)(22分)
  20.(2分)温和、柔美的表情
  21.(2+3分)排比   生动地表现出作者饱览美景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秦岭“仙境”
             的喜爱。
  22.(1+1+2+2+2分)(1)秦岭深处   (2)大街上    (3)被“我”踩了的年轻人反向“我”道歉,等“我”想回谢时,他已转身离开。
 (4)美丽的女孩只在“我”匆匆一瞥后便消失在命运的路径。 
(5)三幅画面体现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地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转身”的内在意蕴。(意思对即可)
23.(4分)(1)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转身”二字意蕴深刻,“转身”意味着分别,甚至是永别,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4.(3分)C
徐汇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玲珑
①儿子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②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受伤住院,看望的人络绎不jüé,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
③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④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从家里煲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的,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⑤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并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⑥桑岩却并不回答我,又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
⑦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⑧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⑨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⑩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都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过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着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跟着父亲在工地上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愿意为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 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爱是多么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

2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络绎不jüé          (2分)
22.第④段划线句是           描写,作用是                                 (4分)
23.文中桑岩的言行导致“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是        ——          ——       。
(每空填两个字)。(6分)
24.文章第⑦、段反复提到“十三岁男孩”,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4分)
                                                                          
25.结合全文来看,下列句子最不适合填在第段的横线上的一项是(     )(4分)
  A不在病痛面前炫耀健康,不在贫穷面前显示富有。
  B在一顿简陋的饭菜面前,隐藏碗中的美味和丰盛。
  C关注细节体察别人感受,将心比心给人一份尊重。
  D乐善好施甘于奉献自己,一腔热忱乐于成全他人。
26.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80字左右)(8分)
(1)第二天开饭时,邻床哥哥发现桑岩和他一样在吃医院的饭,他会怎么想?请以第一人称写一段邻床哥哥的心理描写。
(2)读了这篇文章,有人认为桑岩改吃医院的饭照顾到了邻床哥哥的自尊,也有人认为桑岩的行为反而可能更伤害邻床哥哥的自尊。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选做           题
                                                                                                                       
                                                                         
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络绎不jüé  绝  (2分)
22. 环境   描写,作用是   写出了病房内的安静,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桑岩不再让“我”送饭作铺垫 (4分)
23.诧异 ——  惭愧   ——  理解   。(每空填两个字)。(6分)
24. 结构上:照应标题中的“十三岁男孩”,前后呼应;内容上:强调桑岩只有十三岁,年纪的小,这种善良是最本能的,与“我”对孩子的爱形成强烈的对比                                       
25. D (4分)
26. 略
杨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丹崖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也就算了,但是,两岁那年,他又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上了小学,这时候,家里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他经常饿着肚子上学,沿途的酒馆里飘来浓浓的饭菜的香味,馋得他一个劲儿地咽口水。实在饿极了,只得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茶馆门前的残茶筛里偷偷抓了几把泡过的茶叶充饥。
②13岁那年,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他终止了学业,参军到了部队做了一名通讯员,每天跟随一个司令员,负责给司令打扫卫生,牵马。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司令员被安排到了济南四里烈士纪念塔筹建处工作,因工作需要,这个筹建处集合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在这些美术人才的耳rǔ__目rǎn__下,他一下子迷上了油画。
③为了练习绘画,他到处找纸张,他的第一张油画是在自己的床单上完成的。 他画的是一张斯大林肖像,完成油画的那一晚,他欣喜若狂到辗转难眠,从自己的这幅画里,他仿佛看到自己生命的图景,那图景是那样的光明。19岁那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他的艺术生命从此开始,风生水起。
④然而,他的事业之树刚刚萌芽,就被一场严霜被抹煞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来了,他被凶残的造反派剁碎了脚骨,挑断了右手手筋,而且还被押着到处游行。在这场劫难当中,他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后来,他还被关进了监狱,一关就是5年!
⑤经历了“    (1)    ”,陡现“  (2)  ”,没想到突然又来了个“  (3)  ”,许多人都认为他一定要崩溃。然而,在这5年当中,他没有抱怨命运待他的不公,而是把监狱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等学府”,为此,没有一刻停止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没有毛笔,他就用筷子练习作画,由于他的手筋被挑断了,一开始,他连筷子也抓不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每天坚持练习,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才渐渐恢复了自己的绘画能力。
⑥回忆起这段岁月,他眉飞色舞地说,这里是十八层地狱,但是,也是锻炼汉子的最高学府,我就是从那里来的! 是的,正是这位从十八层地狱当中走出来的汉子,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非常出色的知名画家!没错,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
⑦成名之后的韩美林,又开始了另外一场战争,那就是与病魔的周旋,他曾患有糖尿病,还因劳累型心肌梗死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但是,每一次,他都是胜者!
⑧提及他的艰难处境,许多人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人们都说,换作其他人,早就被拖垮了,甚至是因崩溃而轻生了。对于这些,韩美林这样说:“世界美好也在于有丑的东西,人家折磨你,你再想不开,这不是和别人一起折磨你自己吗?我看不如奋发向前的好。”
⑨是啊,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这鲜花,并不是开在普通的土壤上,而是开在韩美林的心灵深处,这鲜花所散发出的倔强芬芳,足以让他忽略一切泥泞和荆棘,始终占据坚强人生的领奖台上!
⑩冯骥才曾经这样评价早年的韩美林:“当韩美林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无数贪婪的手把他两兜掏了个精光。”我想,那时候的韩美林一定想:感谢上帝,轻装简从以后,可以让我跑得更快!

21.在第②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耳rǔ目rǎn____________    (2分)
22.请在第⑤段横线上选填词语,并说说选填的理由。(6分)
  A.山穷水尽    B.山环水绕    C.山清水秀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
2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描写手法,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韩美林先生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4分)
24.请为本文选一个标题,并谈谈你的理由。(4分)
A.前面有荆棘,不全是鲜花    B.前面有鲜花,不全是荆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本文看,对于艺术大师韩美林成功原因的探究,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诸多艰难处境的磨砺    B.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C.极好的艺术天赋    D.良好的机遇。
26.请用80字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阅读感受(8分)










































































































(二)记叙文阅读(27分)    ,
21.(1)耳濡目染(2分)
22.(6分)(1)B    (2)C    (3)A
     三个短语的排列顺序是和韩美林前半生的经历相照应的,“山环珠绕”形象总结了①②段的内容,表明他成长道路的曲折和艰难;“山清水秀”紧扣③段内容,暗指他19岁时考取了中央美院,艺术生命开始风生水起;“山穷水尽”则围绕④段,喻指他文革中的悲惨遭遇。版权所有
23.肖像和语言描写乐观勇于拼搏,倔强不屈(4分)
24.B句作为标题,更好概括了受牵内容,。突出主人公韩美林尽管人生路上困难重重,但努力拼搏,最终收获成功的经历,并展现他乐观向上的个性;而A句体现了一种悲观退缩的情绪,不符本文的内容和主旨。(4分)
25.C(3分)
26.感点2分    论述3分    联系文本1分     语言2分(8分)。
闸北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21分)
                               失去的桑树    徐鲁
(1)我所居住的武汉东湖路靠近梨园的地方,曾经有一棵巨大的桑树,每年春天,都会结出满树紫红色的桑葚。像这样高大的、能结出满树桑葚的桑树,在城市里是难得见到的。因此,我曾颇为得意地向朋友们炫耀,我家住在这棵犬桑树旁边。   
(2)之所以会有这种炫耀和得意,是因为我曾经为给女儿寻找几片小小的绿色桑叶,而在这个城市到处奔波。那是女儿正在读小学一年级,我家还没有搬到东湖路上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女儿双手捧着一个小纸盒,兴奋地冲我大叫着:“爸爸,蚕宝宝!快看啊,蚕宝宝!” 原来,她用自己买橡皮的钱,从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了四只白色的小蚕回来。
(3)呵,四只小小的白白的蚕宝宝,使女儿和我兴奋不已。我们为蚕宝宝换了一个更火的纸盒子,然后铺上了仅有的几片碧绿的桑叶。蚕宝宝长得很快,当然,它们吃得也很多,从早到晚,好像一刻不停地在吃桑叶。
(4)眼看仅有的桑叫就要被它们吃光了,我和女儿都有点着急了。我向人们打听,附近什么地方有桑树,他们都摇摇头,好像都没注意到哪里有桑树。
 (5)桑叶终于被四只正在长身体的小蚕吞吃光了。四只小蚕饥饿难忍,身体不停地扭动着,在寻找着食物,我和女儿看着都觉得心痛,可又毫无办法,女儿急得直掉眼泪,摘来最青、最嫩的小白菜叶子喂小蚕吃,但蚕儿们尝也不尝。21cnjy.com
 (6)终于,院子里的一个读五年级的小男孩告诉我,他曾找到过一棵桑树,摘过桑叶,不过那地方很远。“管它有多远呢,快带我去!”炎热的正午,我拉上小男孩就上了公交车。坐了四五站路,下了车,又拐过一条胡同,我们果然找到了一棵桑树[    ]一棵真正的桑树。可是,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桑树呢?树干、树权、细枝都在,就是没有桑叶,一片也没有!我还从未见过桑叶被人采摘得如此干净的桑树。可怜的桑树,在这个春天和夏天里,不知道放多少人采摘过了呵!连树梢上的小芽都好像被人摘去了!
(7)我于是想到,这么大一个城市,也许正有不少孩子像我的女儿一样,面对着自己喂养的几只小蚕儿流泪呢。
(8)没有找到桑叶,怎么回去向女儿说呢?那四只小蚕,岂不是只好看着它们饿死么?唉,如果是那样,女儿该多么难过!——我这做父亲的,还有什么用昵!连几片桑叶都找不到。
(9)“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找到桑叶?”我有点可怜巴巴地望着带我来的小男孩。
(10)“坐‘的士’,到郊外的植物园去,那里可以买到桑叶。”小男孩说[    ]我一听,心中大喜。对呀,植物园里,肯定有桑树的。为了拯救那四只小蚕的生命,我拉上小男孩,叫上一辆出租车,又直奔市郊的植物园而去。
 (11)我们果然在那里买到了新鲜的、绿色的桑叶,而且买了很多很多。小男孩说,把新鲜的桑叶用食品袋扎好,像放蔬菜一样放在冰箱里,整个夏天,小蚕儿都有新鲜桑叶吃了。我说:“是呀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12)更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我家搬到了东湖路上,我们家竟与一裸高大的桑树为邻了。这就是我为此在好几年间颇为得意的原因。   
(13)可是,好景不妊,就在去年,不知什么原因,这棵巨大的桑树,竟然在一衣之间被悄悄地砍伐了,先是只剩下一个粗大的树墩在那里,后来连树墩也没有了。
     (14)谁如此粗暴无情,竟然忍心伐倒了这么高大的一棵大桑树?还我桑树!——不,还给大家的桑树l我曾经满怀愤怒地给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给当地的晚报和其他媒体,甚至给市长办公室打过电话,表达了我的惋惜和抗议。最终我得到的解释是:为了道路的扩建。而实际上,这棵大桑树根本就不靠近道路,根本不碍着道路计么事!
(15)“可是它已经在这里活了足有儿十年了吧?它的年龄也许超过了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许多人,你们有什么权利说要砍倒它就一夜之间砍倒了它?你们[    ]你们还我桑树!还给大家桑树!”我对着电话怒吼着。对方不再说什么,就把电话挂了一   
(16)真是欲哭无泪!一棵曾经令我那么得意和自豪、每年都能结出满树满枝紫红色桑摹的大桑树,就这样从我居住的东湖路上永远地消失了。我从它粗壮和高大的样子来判断,它至少已经生长了五十年了。五十年历经风雨、艰辛走过的生命,一夜间就被粗暴地给终结了。愧我无力保护一棵无言的桑树……  

21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第(6)、(10)、(15)段方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最贴规的一项是(         )(2分)
A逗号,    冒号:    句号。     B冒号:  句号。    问号?
C破折号——    句号。    省略号……
D破折号——    逗号,    省略号……
22.从第(3)--(11)段,“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 兴奋  →          →          
→              的变化过程。(6分)
23.“我”坐公交、拐胡同终于找到桑树却未见桑叶,“我”又坐“的士”到郊外植物园才买
到桑叶,作者为什么要把“我”寻找桑叶的过程写得那么详细?试从全文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简要分析,答案80字左右。(6分)    。  21*cnjy*com
24.从全文看,以“失去的桑树”为标题所起的作用是__                         __
    __                                                         _(4分)
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抒写大人和孩子对蚕宝宝的喜爱之情。
B赞扬小男孩不辞辛苦乐于助人的品格。
C谴责人们摧毁大自然生命的粗暴行径。
D启示人们应在城市多种桑树以便养蚕
(二)记叙文(21分)
21.C(2分)
22.着急失望(或难过)大喜(6分)
23.从结构看,是插叙,交代了“我”以与桑树为邻而得意的原因;从内容看,写“我”为寻找“桑树”到处奔波,能突出我在一夜之间失去这棵桑树的悲愤之情。(6分,结构和内容各3分,字数超过酌情扣分)
24.“我”以与桑树为邻而得意,为找桑树(桑叶)而到处奔波,为失去桑树而愤怒,
    全文的材料都通过“桑树(桑叶)”来贯穿,使得全文思路清晰;而如今桑树失
    去,形象而叉深刻地表现出“我”对桑树的喜爱之情及对粗暴摧残生命行径的
    愤怒之情。(4分,每条2分)
    25.C(3分)
长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7分)
  (1)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是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3)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
  (4)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5)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6)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7)父亲为造屋备料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零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8)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零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9)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则是母亲陪着他一起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10)接着开始造台阶。
  (11)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走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 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12)望着他佝偻的背影,我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有觉得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13)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14)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
  (15)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
  (16)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起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17)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觉得很烦躁。他也不愿找别人聊聊,又很少跨出家门。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18)我就陪父亲在台阶上坐着,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9)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我这人怎么了?
  (20)怎么了?老了呀!父亲为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建造了这幢具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父亲就是一个台阶,我的台阶,我们全家的台阶啊!

21、第(17)段“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燥”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
22、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   )(3分)
A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D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23、第(10)段“接着开始造高台阶”,与上文照应的一句话是“                      ”,
与下文照应的一句话是“                            ”,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
                                                                 。(4分)
24、阅读第(1)段和第(16)段,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事件
人物的行为
人物的性格品德

为了给老屋铺台阶
(1)
(2)

(3)
备料(积蓄、踩黄泥等)
(4)

(5)
用手托青石板、担水跨台阶
(6)


25、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4分)
 标题:
理由:(1)                                 (2)                           
26、第(16)段“我和母亲都惊呆了......,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请你根据文意,发挥想象,写出省略号中“我”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8分)

21.燥     躁     22.D    
23.第(6)段“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14)段“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
24.(1)背青石板   (2)要强   (3)准备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4)节俭、辛劳
 (5)父亲挑水扭伤了腰     (6)倔强
25.台阶 
 (1)象征了父亲勤劳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追求精神。
  (2)是文章的主要线索,贯穿全文。
26.要点:(1)为父亲的身体担忧;(2)为父亲的精神状态担忧;(3)维护父亲的自
  尊;(4)其他。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