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

首页 > 月考 > 高三
 

【小题狂练 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详解点拨,2013试题)

上传时间: 2014-10-11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2013·汕头质检)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所讲的“新观念”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立宪代议   D.三民主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败给日本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现代化运动”指的应该是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制。
2.(2013·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引文“不好的……可以打破,但是不能马上推翻”表述体现了孙中山主张改良。
3.(2013·揭阳二模)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平民革命家”,这指孙中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与之相符合的是C项。
4.(2013·河北高中联考)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B项与民生主义的含义不符合,C项表述本身错误,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5.(2013·汕尾二模)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发起国民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时间1912年9月和中华民国等信息,观察图文,可以判断当时人们期望辛亥革命后中国能够富强,故选C。
6.(2013·新课标压轴卷)毛泽东指出,“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  )
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④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但“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的斗争方式。
7.(2013·南京三模)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B项正确。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8.(2013·扬州)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说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具体的中国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论断的是(  )
A.领导工人运动   B.进行国民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D.国共合作抗日
[答案] C
[解析] “既是具体的中国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创造性的领导中国革命,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9.(2013·汕尾)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选择D项。A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贡献,排除。
10.(2013·天津·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国家形式。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其间有个过渡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因此符合题干要求的是B项。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11.观察下图,这张代表证的主人当时可能听到的消息是(  )

A.淮海战役的胜利   B.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C.新《宪法》的通过   D.“一五”计划的制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材料中信息是“中共七大”,该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②③④最早分别出现在十四大、十一届三中全会、文革结束初期、十五大,选择B项。
二、非选择题
13.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材料三 从战时经济回复到和平经济,势必引起许多重大问题,在咨文中,我概括地叙述了业经制订的关于尽快重建和平时期的扩充了的工业、贸易和农业的计划……尽快复员不必要的武装部队;……限制物价和房租,直到公平的竞争方式,能够制止通货膨胀和消费者的过分负担时为止;……凡因增加工资而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的地方,不得增加工资;……防止工资收入或购买力的迅速降低;……我继续向国会提出几份咨文,每个咨文都给公平施政增加了一些新建议,如健康保险、预付医疗制度和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补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四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采访现场,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解释了“尊严”的含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3)根据材料四,概括杜鲁门咨文中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实施的作用。
(4)你对温家宝总理的“尊严”一词作何解释?
[答案] (1)“存百姓”、统治者要“身正”、不夺农时。
(2)国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国内:地主垄断土地,农民生活贫困。
具体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
(3)内容:发展社会经济;减少财政(军费)开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福利)。
作用:实现了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确保美国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地位并为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4)人民享有自由、平等和人权;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每个人都享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变动。“解放思想”和“民主”是这一政治变动的主题词。正由于有了这一重大的政治变动,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中这句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十七大代表们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1)“解放思想”和“民主”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重大转折”的表现。
(3)今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是什么。
(4)总结过去,指导未来。思考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 (1)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表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
(3)关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历史意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