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高三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政治(人教)一轮复习(必修二 政治生活)配套专题学案:专题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06张ppt)

上传时间: 2014-10-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政 治
高考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学案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判断: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
 (3)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
 (5)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2.简答:如何正确认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3.简答: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3.(1)区别:两者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则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考点1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国家立法权仅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4)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地位: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4)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县级以下人大不设常设机关)。
3.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任期
①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任期: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拥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①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
②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
③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④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4.人大代表的义务
(1)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3)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4)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近年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约有90%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审议通过的。
全国人大设立了各种专门委员会作为它的辅助性工作机构,专门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拟订有关议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还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2.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关系
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存在着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工作上的联系和指导关系。
(1)法律上的监督关系主要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2)工作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
(3)工作上的指导关系主要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地方换届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责成有关办事机构解答地方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有关法律执行问题的询问。
   【误区警示】
    1.权力机关、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提示:(1)“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在我国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们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
   (3)“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2.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提示: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例1】素有“民生基本大法”之称的《社会保险法》历经16年,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四次审议终获通过。该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A.具有决定权,体现了人民意志
    B.具有立法权,但需国务院通过
    C.具有审议权,立法程序漫长
    D.具有立法权,具体由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答案】D
   【解析】《社会保险法》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最终由国务院规定具体时间、步骤开始实施,可见人大立法后,由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例2】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
    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同票同权”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审议表决。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①说法错误,应是立法权;③说法也错误,人大是权力机关,不是执行机关;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①④符合题意。)
3.在我国,人大代表有以下几项权利()
  ①立法权    ②审议权    ③质询权    ④表决权
  ⑤决定权    ⑥提案权    ⑦任免权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⑥
  3.D(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质询权、表决权、提案权,而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则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应选②③④⑥,即D项。)
考点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得以实现。可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它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它体现在: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我国的国家机构由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共同构成。
(3)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误区警示】国家政权体系就是国家权力机关体系
           提示: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别,比较见下表


【例2】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二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某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答案】答案一人大代表
 (1)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3)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政协委员
 (1)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3)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职责,结合材料联系课本基础知识答出即可。
4.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1年10月28日下午分组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等法律案。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精神卫生法立法很有必要,强调对精神障碍患者应该救助救治与权利保护并重。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行使立法权      B.行使监督权
  C.严格依法行政    D.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A(本题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是行使立法权的体现,故A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C不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不选。)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将在我国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下列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
  ②前者是权力机关,后者是行政机关
  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④后者由前者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C(本题考查了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因此③④说法正确,①说法错误;②说法错误,其他国家机关还包括司法机关等。故答案是C。)
一、选择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等。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D(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A项观点错误,民主具有阶级性,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但也不是全民的民主。B项认为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是错误的,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项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项观点正确,应选。)
2.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
  ③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D(②是决定权,题干是监督权;④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全国人大制度。故选①③。)
3.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D(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修改法律是我国立法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立法权而非决定权,②当选,③不选;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修改刑法听取群众意见,这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体现,④当选;公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①说法错误。)
4.近年来,几乎月月看涨的房价击碎了多少蜗居者的梦想,尽管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房价等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为实现蜗居者的梦想,应该()
  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作出决策
  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反对意见
  C.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D.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议案
  4.D(本题说的是人大代表的权利,而决定权和立法权是人大的权力,故首先排除A、C。B不符合题意且“反对”一词说法太绝对。本题选D。)
复习至此,请做练案18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案7  我国的政党制度
 
1.判断: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
 (2)依法执政就是依法行政。                                 
                                                             (×)
 (3)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职能。
                                                             (×)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先锋队。                  
                                                             (×)
 
2.简答: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依法执政的?
  2.(1)依法执政要做到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领导人民群众依法治国。(2)做到依法执政,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3.简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最新成果?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考点1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意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指导思想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为什么: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怎么样:①坚持以人为本。
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如何理解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显著区别在于: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方式并不一定与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而执政方式必定与国家权力联系在一起,不介入政权,不执掌政权,就谈不上执政方式。可见,对于作为执掌政权的政党而言,它的领导方式包含了运用国家政权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
在学术上,一般而言,执政方式多指党政关系或党政运作机制;领导方式则多是强调党对社会,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的领导。
【误区警示】
    1.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党中央
    提示:此观点是错误的。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根本准则,各个国家机关都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服从、遵循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它不是国家机关,不属于国家机构的范围。
   (2)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受其领导,处于从属地位,不能超越它。
   (3)可见,党领导国家政权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是党要领导国家政权;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问题,权力机关要领导其他国家机关,二者各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我们不能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归结为党中央。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要依法行政,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职能
    提示: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履行政府职能,党的执政方式不能与政府的职能相混淆。

  
【例1】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①已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④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发展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体现,党的做法有着积极意义,①②观点错误,故选C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组织
  C.中共中央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决定的
  1.A(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地位,属基础题。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领导我国政权的政党,所有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要接受它的领导。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此B、C两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宪法只是以法律形式“确认”而不是“决定”。因此,D项也是错误的。)
2.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D.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2.A(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相关知识。不同阶段党取得的成绩都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故A正确。B、C、D只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不符合题意。)
3.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组织上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B(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是由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故本题选①③。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故②不选;④强调的是在党执掌国家政权以后的做法,不适合革命时期,故不选。)
考点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府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4)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6)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人民政协。
3.优越性
(1)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3)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4.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的根本区别
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关系;在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此关系有利于保证党的国家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它们的根本利益一致,具体利益的差别可以协调。
6.正确认识人民政协。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题:团结和民主。
1.比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1)区别:①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②基础不同: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现阶段,民主党派的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③地位、作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联系:①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②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平等、相互支持的关系,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组织,都有自己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
③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同时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④在事业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它们共同负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它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3.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的区别
【误区警示】
    1.区分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府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提示:由于在概念表述上差别不大,学生很容易将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混为一谈。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后者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民族政策。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
2.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提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参加人员具有广泛性,在人民政协组成人员中,除了有各民主党派以外,还有中国共产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还有中国籍的外国人等。因此人民政协不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例2】我国各民主党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约为300件,其中九三学社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会议“一号提案”。这表明()
    ①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者和建设者
    ②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③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④人民政协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①说法错误。④说法也错误。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中党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中国共产党立法,各民主党派执法
  B.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合作
  C.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
  D.中国共产党监督,各民主党派协商
  4.C(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关系是长期合作的友党关系。不能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理解为执政党和反对党的关系,也不能理解为共同执政。可见,反映了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合作协商关系的答案是C项。)
      2012年是新中国成立63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3周年。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于民主党派的性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民主党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B.民主党派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C.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D.民主党派是坚持民主执政的主体
  5.C(在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C项表述正确。)
6.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下列对这一准则理解正确的是()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是法律规定的执政党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A(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③表述错误,应排除。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④表述错误,应排除,故选A项。)
7.2012年高校毕业生为680万。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某市政协就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等提案。不久,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市政协提出的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提案得到初步落实。这件事体现的是()
  ①人民政协在行使国家权力
  ②人民政府接受人民政协的领导
  ③人民政协向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④地方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7.A(①说法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②说法错误,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没有领导政府的权力。)
一、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召开,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据此回答1—2题。
1.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表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
  1.B(A、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2.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B.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共产党行使最高决定权
  D.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2.D(根据国际形势的需求从而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应该选D。C说法错误;A、B与题意无关。)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据此回答3—5题。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执政为民
  3.C(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从知识表述看,A项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题意无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与时俱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依法执政
  4.C(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其无自身特殊利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项符合题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而依法执政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所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予以排除。)
5.下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D(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据此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
6.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6.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
复习至此,请做练案19  我国的政党制度
学案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辨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意味着民族平等已彻底实现。
  1.(1)经济上,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了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2)政治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不平等的政治根源。
 (3)政策上,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原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平等。
 (4)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各民族关系已彻底实现,是科学的。
2.判断:
 (1)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
 (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
 (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             
                                                             (×)
 (4)民族平等就是各民族平等享受权利,具有同等的发展水平。  
                                                             (×)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6)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
3.讨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关系?
  3.(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的基础和依据,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考点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原则
①民族平等的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民族平等的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原则
①民族团结的含义: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坚持民族团结原则的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的必要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个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的原则、民族团结的原则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这是实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客观基础。这些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又是发展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保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一致的。前者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总的指导思想,后者则是总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2.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意义重大。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4)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误区警示】
    1.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
    提示:由于民族自治区和港、澳、台特别行政区都有自治权,所以容易将它们混淆。民族自治地方以国家的统一领导为前提,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而不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自治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高度自治,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与其他自治权等。其自治不同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2.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意味着民族差别已不再存在了
    提示:(1)民族平等并不等于民族差别的消失,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但是事实上,我国还存在着民族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是一个历史过程。
3.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例1】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这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因此选C。
【例2】“一支桨中止了和另一支桨的协作,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绕圈子,而不能直达彼岸。”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
   C.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D.调动少数民族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答案】C
  【解析】通过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协作”的把握,可以明确题干主要强调民族间团结的重要性。A、B、D三项都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1.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有()
  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
  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
  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
  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A(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①②属于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故应选。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习俗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③④不选。)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的内容包括()
  ①立法自治权    ②外交自治权
  ③国防自治权    ④变通执行权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A(②③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①④符合题意。)
考点2  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一方面,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另一方面,抵御并揭露外国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政治和思想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必要性: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制度;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误区警示】
    1.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提示:(1)民族、宗教与国家是密切联系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只是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一般来说,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因此,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联系。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是民族问题并不就是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始终是与国家统一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宗教问题主要是公民个人信仰问题。
  (3)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策都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
    提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3.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提示:(1)“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是正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的原则,因为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2)“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这并不等于对宗教放任自流。宗教活动和宗教信徒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宗教信徒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对于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或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反对共产党领导、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4.共产党、共青团员不得信教与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矛盾
    提示:(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在入党时已经作出自己不信仰宗教的自由选择,这是完全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这里不存在强制公民不信教的问题,而只是要求坚持信教的人不能做共产党员罢了。可见,两者并不矛盾。

 

 

 

【例3】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
    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
    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正因为各自教义不同,才会有不同的宗教,故③错误。在我国,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不是完全消失,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3.2011年11月6日上午,简约肃穆的2011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祈福法会在素有“岭南第一宝刹”的千年古刹南华禅寺举行。来自海内外多个国家以及澳门、香港等地的近千名嘉宾、信众齐聚南华寺拜祭六祖、共同祈福。祈愿世界永享和平,民众幸福吉祥。这说明()
  A.我国政府应积极利用和发展宗教
  B.宗教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C.宗教组织代表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D.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
  3.D(祈福法会祈愿世界和平民众幸福,这有利于社会和谐,选D。A、B说法明显错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错误。)
4.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友好、和平、发展、合作”的宗旨,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促进我国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往,为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表明()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4.B(材料反映的是宗教界服务社会、维护国家利益的情况,故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要求宗教信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制度和教条,利用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③这种适应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思想和宗教信仰
  ④这种适应要求信徒在宗教教义、教规的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思想和宗教信仰,所以,③观点错误,④未涉及与社会主义社会适应,排除。)
一、选择题
1.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首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指出:西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使西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表明()
  A.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B.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
  C.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民族繁荣的前提和保证
  1.D(材料中的同心同德说明了民族团结使西藏面貌发生变化,故D项符合题意。)
       《西藏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历史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没有全区各族人民的当家作主,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据此回答2—3题。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B.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D.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落后
  2.C(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看,强调民族区域自治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即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C项正确;A项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D项表述明显错误;B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不符合题意。)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这表现在()
  ①历史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③长期斗争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④我国的民族差别已经消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A(根据教材基本知识可知,①②③表明了我国的国情,是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的正确表述。④表述错误,各民族仍存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差别),应排除。)
    复习至此,请做练案2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及宗教政策
对 接 高 考(专题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2012全国卷]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未获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表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地方人大作为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可以通过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实现对本行政区的管理;市人大常委会否决局长任命案属于人大行使任免权,①③正确,②错误。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二者不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因此④错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与政府的关系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2012全国卷]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通过数据,鲜明地体现了我国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因此②④正确。宗教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这一点不因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改变,因此①错误。本题并未体现宗教信仰的阶级基础问题,而且宗教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广泛存在,并不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因此排除③。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宗教的本质、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有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2012福建卷]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       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表决各项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提案权;代表们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表决权,故①④符合题意。人大代表的质询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②。人大代表的表决权,不能说成人大代表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故③错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2012江苏卷]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在我国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国家机关没有立法权,国务院没有立法权,也不能对所有的法律进行修改,A、B、C说法都错误,故选D。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5.[2012安徽卷]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故①正确。中国共产党没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属于政府,故②错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故③正确。中国共产党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早已取得,故④错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热烈庆祝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肩负全党8000多万名党员、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期盼,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讨论和决定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开幕
2012年9月4日,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总结十届全国政协以来人民政协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积极探索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谋划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丰富和发展人民政协理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关于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问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必须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
2.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开幕必须重点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政协监督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政协监督的性质与意义。
1.从十八大代表的选举结果看,在所有当选的代表当中,基层一线党员代表比例提高,先进模范党员代表比例提高,工人党员代表比例较大幅度提高。“三个提高”()
  ①反映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确保了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
  ③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④改变了党的阶级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C(“三个提高”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②③正确;①是从我国国家性质角度说明,不合题意;④观点错误。)
2.此次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在考察阶段第一次提出要进行差额考察,还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这一举措()
  ①保障了公民选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②坚持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④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D(题干反映的是党的代表选举,①②不符合题干要求。)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