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资讯 > 初中资讯 > 小升初择校生不占用指标生名额 教育新政出台
 

小升初择校生不占用指标生名额 教育新政出台

2013-03-23 04:28:22     来源:中国广播网(北京)

 核心提示:《珠海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最为引人关注的即是,首次规定初中择校生不得占用示范性高中指标生名额。

中国广播网讯《珠海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最为引人关注的即是,首次规定初中择校生不得占用示范性高中指标生名额。其中规定了八种情形的本市户籍初中生毕业生,将不得参与指标生名额分配:1、跨学区入读公办初中学校的;2、初一入学时跨学区入读公办初中,后转入房产或户口所属学区学校就读的;3、初一入学时跨学区入读公办初中,后在就读学校学区购买住房并迁入户口的;4、服从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已在本市公办初中学校就读,后转入入学当年4月1日前已拥有的另一房产所在学区学校就读的;5、未在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前转入中考报名学校就读,或未取得珠海学籍的;6、跨学区转入公办学校就读的;7、在市外初中学校就读的;8、其他不符合参与指标生分配的情况。一言以蔽之,凡是择校身份确定,将意味着无法扭转或改变。

新 规

新政回溯: 指标生名额增至70% 择校生不享受名额

《办法》规定,2013年开始,将市一中、斗门一中、市二中、市实验中学、北师大(珠海)附中五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其不低于70%(含70%)的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全市各初级中学。《办法》规定,学生有四种情形之一的,将可参与指标生分配:符合我市关于本市户籍学生的招生规定,服从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初一至初三在同一公办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台胞子女、华侨子女、持标印有“人才引进”字样《广东省居住证》人员子女及符合我市关于政策性照顾生的有关规定,服从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初一至初三在同一公办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符合我市关于民办学校招生的有关规定,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符合《珠海市普通小学生转学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前转入中考报名所在学校就读的本市户籍学生。

家长为择校上演“孟母三迁”

罗女士在经历又一次搬家之后,这半年总算稳定了下来。儿子没有参与择校的竞争,安心地在吉大一所初中读书。这些年来,为了儿子小萌能上一个大家眼中的好学校,罗女士在新香洲、老香洲和吉大辗转数次,买房、卖房、搬家,隔几年就要重新来一遍,“朋友们说我是现代版的孟母。”罗女士无奈地笑着。不过,随着房价的不断高企,身在企业的罗女士夫妇发现换房的成本越来越高,“换不起了,尤其是学区房。”

问题很快来了,还很紧迫。2012年小萌就要小升初,如果是按照原来就读的小学直升,学区是新香洲一所较新的学校,小萌的成绩中等偏上,很爱学习,如果就读这所学校,罗女士觉得比较可惜,“三年后想读市一中,比较困难。”罗女士在吉大还有一套小点的房子,“之前的想法是把吉大的房子卖了,换到文园中学附近,”罗女士从2011年就开始四处看房,文园中学附近十几年房龄的房子每平方米都要八九千,还特别稀少。罗女士很纠结,吉大的学区也不错,换房后,一家人挤在那么小又老的房子里,生活质量一下子下降,而且还要多出不少钱。不换房的话,就要想办法择校,多交几万块不说,还不一定能争取到名额,“还得到处找人找关系。就算能择校,能不能参与指标生的竞争,文园中学整体成绩偏强,能不能竞争到指标生都很难说。”小萌的成绩在原来的班级排名中等,对于择校,他也很忧虑:不知道择校后会不会跟不上班级进度,受同学歧视。

就在她无比焦虑的时候,新政出台,让罗女士一下子豁然开朗。《珠海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指标生实施办法》规定,2013年开始,将市一中、斗门一中、市二中、市实验中学、北师大(珠海)附中五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其不低于70%(含70%)的招生计划均衡分配到全市各初级中学。事实上,《办法》最为引人关注的即是,首次规定初中择校生不得占用示范性高中指标生名额。

“其实之前就有这方面的担忧,怕政策会变,现在真的出台了,反而没啥好想了,肯定就是在吉大学区读了。”解开心理的包袱,罗女士一脸轻松。半年过去了,“小萌在学区内的初中就读,在班上成绩中上等,他也很开心,没有择校也许不是一件坏事。”罗女士说。

声 音

家长: 择校有风险 决定需谨慎

和罗女士一样曾处在焦虑纠结中的家长不在少数。记者采访时发现,超过一半的小学毕业生家长在小升初时动过择校的念头,理由只有一个:在名校就读,成绩应该更好,将来正取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机会更大。但是新政出台后,不少家长开始仔细盘算,择校,到底合不合算。

家住在拱北的蒋先生告诉记者,在孩子读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找人办择校,但是新政实施后,他分析到,如果择校香洲,虽然学校的教学质量可能会强,但孩子的竞争对手更多,压力更大,而且只能竞争全市三分之一的名额,“太难了!择校有风险,决定需谨慎。”蒋先生最终放弃了让孩子择校。

老师: 择校生的心理健康 更值得关注

“你知道吗?在我市一所重点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读初一的小萌说,他去到中学之后听说了一件事,某一年的高考(微博)中,我市一所重点高中的一个班45人中有44人上了重点,还有一个人却只读了大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因为那个学生是择校生。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是小萌的神情很让人动容,“还好我不是择校生。”

我市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王成说,历年来的择校生水平都参差不齐,一种是成绩中等偏上,很用功学习的;一种是成绩很差,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的,入学之后的表现呈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愈差。”王成说,对于成绩偏差的孩子来说,择校并不利于成长,“青春期的孩子都很敏感,如果成绩和班上同学差异太大,会产生自卑心理,有些甚至会厌学。”王成表示,对于孩子来说,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品格是最重要的,如果长期受到压抑,并不利于成长,他也呼吁,家长在为孩子谋划未来的时候,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

教育局: 择校人数大大减少 多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化

“新政实施以后,我市的择校人数大幅减少。”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表示。《办法》中规定指标生的名额占到招生人数的70%,即三分之二的名额基本都是按学校人数分配的,按成绩争取的只有三分之一。对于择校生来说,不能参加指标生的竞争,只能争取这三分之一的正取名额太难了。

该负责人表示,自2012年秋季实施新政以来,效果很好,择校人数大幅减少,学籍管理更加良好有序,家长也能理解政策的目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市出台的政策是环环相扣的,首先是实行指标生政策,比例不断扩大,到今年的择校生不再占用指标生名额,是希望通过行政的手段控制择校现象,通过逐步减少达到消失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使得城与镇、校与校的差别逐步缩小,最终极的目标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该负责人表示,教育的均衡化目标,简单说即让每个学校同步发展,让家长觉得,无论读哪所都一样,“这样也就不存在择校的问题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