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4-08-05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解析 B中,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能级序数相同时,无论能层数为
多少,轨道数均相同,但能层数越多,电子的能量越大,故C、D均不正确。
答案 A
2.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
A.1 B.3 C.5 D.6
解析 根据奇偶法,若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奇数,则其处于奇数族,化合
价也为奇数;若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偶数,则其处于偶数族,化合价也为
偶数。按此法,在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2Y3或X3Y2中,价数之差属于奇偶之
差,是奇数,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差也必然是奇数,不可能是偶数,D符合题
意。
答案 D
3.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 )。
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
C.X的氧化性小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的第一电离能
解析 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的阴离子为
上一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Y的阳离子为与X相邻的下一周期的金属元
素的阳离子,从而可推断B项正确。
答案 B
4.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及最低负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9
0.143
0.102
0.074
化合价
+2
+2
+3
+6,-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M
B.Q、T两元素间可形成两性化合物
C.R、T两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
D.L、R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能相等
解析 L、M分别是Mg、Be(第ⅡA族);R、T分别为S、O(第ⅥA族);Q
为Al元素。Mg比Be活泼,A项不正确;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B项正确;
S元素的氢化物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项不正确;Mg2+与S2-核外电
子数分别为10和18,D项不正确。
答案 B
5.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原子序数为 ( )。
A.a-4 B.a+5 C.a+3 D.a+4
解析
从中看出B和Al,O和S符合题意,即其最外层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和不
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分别设A为硼,序数为5,B可以为铝、氧、
硫,序数分别为a+8、a+3、a+11,a+5,依次类推可得B、C。
答案 BC
6.下列排列顺序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O<S<Na
B.稳定性:PH3>H2S>N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NaOH
解析 题目考查由元素周期表确定微粒半径及元素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O与S同族S比O的电子层多,故半径S>O,S与Na同周期,但Na的核
电荷数小,故半径Na>S所以其顺序为O<S<Na,A正确;元素P、S同周期,
非金属性P<S,稳定性PH3<H2S,所以B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
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故C、D均
正确,所以错误的为B。
答案 B
7.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 )。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
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
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
子
解析 A中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根据洪特规则只能为,
又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能量低于3p能级的轨道均已充满,即其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2为同种元素;B中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但无空轨道,即
为,其排布式为 1s22s22p5,也为同种元素;C中M层有s、
p、d三个能级,全充满应为3s23p63d10与3s23p64s2非同种元素;D中最外层
电子排布为4s24p5,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最外层电子数
为7,核外电子总数为35,故也为同种元素。
答案 C
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 因R、W、X、Y、Z为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所以当R(OH)n为强碱时,W(OH)n+1不一定为强碱,如NaOH为强碱,
Mg(OH)2、Al(OH)3等则不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说明X为活泼
非金属,而Y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Y一定为活泼非金属,B正确;若Y
的最低价为-2,则Y为第ⅥA族的元素,因此Z的最高正价大于6或无正
价(如F),C错;若X的最高正价为+5,那么R也可能是金属Al,D错。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9.(10分)Ⅰ.某元素有6个电子处于第三电子层d轨道上,推测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并根据洪特规则推测在第三电子层d轨道上未成对电子的个数是________个。
Ⅱ.核电荷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个,次外层电子
数为b个;B原子M层电子数为(a-b)个,L层为(a+b)个,则:
(1)写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
解析 Ⅰ.由于3d轨道上有6个电子,说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即为Fe元素,根据洪特规则“电子尽量分布在不同的
轨道上且ms相同”,判断3d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Ⅱ.根据B原子L层电子
数为(a+b)个,判断a+b=8,说明b<8,那么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b个,
b只能为2,那么a=6,推测A为O,B为Si。
答案 Ⅰ.26 4 Ⅱ.(1)氧元素、O 硅元素、Si
10.(12分)I.已知几种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s2,4s2,4s24p1,3d54s2,3s23p3,它们分别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最高化合价是多少?各元素符号分别是什么?
Ⅱ.第四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2、7,其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B 的次外层电子数均为8,而C与D的次外
层电子数均为18。根据原子结构,判断:
(1)A、B、C、D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与A的简单离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3)哪一种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与D两原子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及电
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根据价电子构型判断5种元素分别为Mg、Ca、Sc、Mn、P。Ⅱ.
根据A、B、C、D的原子结构判断分别为K、Ca、Zn、Br。
答案 Ⅰ.Mg 第3周期ⅡA族、+2;Ca 第4周期ⅡA族、+2;Ga 第
4周期ⅢA族、+3;Mn 第4周期ⅦB族、+7;P 第3周期ⅤA族、+5。
Ⅱ.(1)K Ca Zn Br (2)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K+:
1s22s22p63s23p6 (3)K (4)离子化合物 CaBr2 [··B··]-Ca2+[··B··]-
11.(16分)(2011·山东济南高二检测)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层且只含有一个电子;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一个电
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原子的2p轨道上有一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2p
轨道上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
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6。
(1)A~E分别是哪种元素(用元素符号填空):
A:__________;B: 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E:________。
(2)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C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原子只有1个电子层且只有1个电子,为氢;B原子3p轨道只能再
得1个电子,即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5,为氯;据洪特规则,C原
子2p轨道上应有4个电子即C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氧;D原子
第三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层有1个电子,即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
为钾;E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6,为氩。
答案 (1)H Cl O K Ar
(2)
(3)
(4)1s22s22p63s23p5
12.(14分)(2012·高考安徽卷改编题)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W的质子数Z=A-N=18-10=8,则W为氧;X和Ne的核外电子
数相差1,且图中X的原子半径大于W,则X为钠;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
半导体材料,则Y为硅;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电负
性最大,则Z为氯。
(1)Na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O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为,故有2个未成对电子。
(2)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故HCl的稳定性更强。
(3)SiCl4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3H2O===H2SiO3+4HCl。
答案 (1)3 ⅠA 2 (2)HCl (3)SiCl4+3H2O===H2SiO3+4HCl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