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高三
 

《新新练案系列》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5)同步练测:第三章 第三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上传时间: 2014-08-1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三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用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其中粒子在威耳逊云室中径迹直而粗的是(    )
A.α粒子        B.β粒子
C.γ粒子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威耳逊云室和盖革—米勒计数管都是利用了放射线使气体电离的性质
B.盖革—米勒计数器除了来计数,还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C.用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时,径迹比较细且常常弯曲的是β粒子的径迹
D.根据气泡室中粒子径迹的照片上记录的情况,可以分析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况
3.如图1所示,为未知的天然放射源,为一张黑纸,为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板间有竖直方向的场强较大的匀强电场,为荧光屏,为固定不动的显微镜筒,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实验时,可以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闪烁的亮点,如果将电场撤去,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黑纸移开,则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明显增加.由此可判定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为(    )

图1
A.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
C.α射线和γ射线
D.α射线和X射线
4.在核反应方程+→ +中,射线所代表的粒子是(    )
A.           B.
C.           D.
5.下面列出了一些核反应方程→, +→+Y,+→+Z,其中(    )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6.(广东物理)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质子       
B.是中子
C.X是的同位素
D.X是的同位素
7.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某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4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源射出的是α射线
B.放射源射出的是β射线
C.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
D.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2.5天
8.在下列四个方程中、、、各代表某种粒子+→++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是中子       B.是质子
C.是α粒子     D.是氘核
9.(全国Ⅰ)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10.(创新题)“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来源:]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11.γ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的        ,消除机器在运转中因摩擦而产生的有害静电是利用了射线的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废料容易处理是因为        .
12.(宁夏理综)天然放射性元素经过次     
α衰变和       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中的一种)
三、计算与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在云室中,为什么α粒子显示的径迹直而粗、β粒子显示的径迹细而曲?
 
 
 
 
 
 
 
 
 
 
 
 
 
 
 
 
 
14.(10分)199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制得了一种新的铂元素的同位素.制取过程如下:(1)用质子轰出铍靶产生快中子;(2)用快中子轰击汞,反应过程可能有两种:①生成,放出氦原子核;②生成,同时放出质子、中子. (3)生成的铂发生两次衰变,变成稳定的原子核汞.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15.(14分)(物理与生活)为了临床测定病人血液的体积,可根据磷酸盐在血液中将被红血球所吸收这一事实,向病人体内输入适量含有做示踪原子的血液,先将含有的血液4 cm3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留作标准样品,20 min测量出其放射性强度为10800 s-1;另一份则通过静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经20 min后,放射性血液分布于全身,再从病人体内抽出血液样品2 cm3,测出其放射性强度为5 s-1,则病人的血液体积为多少?
 
 
 
 
 
 
 
 
 
 
 
 
 
 
 
 
 
 
 
 
 
 
 
 
 
 
16.(14分)(物理与科技生活)如图2所示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
(1)请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
(2)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为1 mm的铝板,在α、β和γ三种射线中,哪一种对铝板的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为什么?

图2
 
 
 
 
 
 
 
 
 
 
 
 
 
 
 
 
 
 
 
 
 
 
 
 
 

 
 
 
 
第三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答题纸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                                           12.                                    
三、计算与简答题
13
 
 
 
 
 
14.
 
 
 
 
 
 
 
15
 
 
 
 
 
 
 
 
16.
 
 
 
 
 
 
 
 
 
第三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在空气中飞行时不易改变方向.由于它的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故A正确.β粒子的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时易改变方向,并且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而且常常弯曲.γ粒子的电离本领更小,在云室中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故B、C错误.
2.B  解析:盖革—米勒计数器只能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因为不同的射线在盖革—米勒计数器中产生的脉冲现象相同.故答案选B.
3.C  解析:要明确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穿透本领、电离本领大小,黑纸B把α射线挡住,如果有β射线,那么在撤去电场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应该明显增加,而电场对γ射线没有影响,因此含有α射线和γ射线.
4.A  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即可推断出为质子().
5.D  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X为(正电子),Y为(中子),Z为(质子),故D正确.
6. BD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X是,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为中子,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7. AC  解析:因厚纸板能挡住这种射线,知这种射线是穿透能力最差的α射线,选项A正确,B错误.因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个数与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成正比,10天后测出放射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说明10天后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由半衰期公式知已经过了两个半衰期,故半衰期是5天.
8. AC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可得、、、的电荷数分别为0、1、2、1,根据质量数守恒可得、、、的质量数分别为1、2、4、1,则、、、分别为中子、氘核、α粒子、质子,故A、C正确.
9. CD  解析:设原子核X的符号为,则原子核Y为,→,+→+,故原子核Z为.
10. AB  解析:“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设母核为,子核为Y,衰变方程为+→,可知A、B选项正确.新核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C错误.子核的动能可以表示为,子核的质量大,动能小,故选项D错误.
二、填空题
11.贯穿本领   电离作用   半衰期短
12.8  4  解析:设经次α衰变,质量数守恒,,据电荷数守恒,设经次β衰变,,所以=4,铅的同位素为.
三、计算与简答题
13.因为α粒子带电荷量多,它的电离本领强,穿越云室时,在1 cm路程上能使气体分子产生104对离子.过饱和酒精蒸发凝结在这些离子上,形成很粗的径迹,且由于α粒子质量大,穿越云室时不易改变方向,所以显示的径迹较直.β粒子带电荷量少,电离本领较小,在1 cm路程上仅产生几百对离子,且β粒子质量小,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显示的径迹细而弯曲.
14.制得的过程,可根据每个过程中已知的原子核、粒子,依据电荷数、质量数守恒的原则写出核反应方程.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确定新生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然后写出核反应方程.如下:
(1)+→+.
(2)①+→+.
②+→+2+.
 (3)→+,→.
15. 4   320 cm3  解析:由于标准样品与输入体内的的总量是相等的,因此两者的放射性强度与原子核的总数均是相等的.
设病人血液总体积为 cm3,应有
10 800
解得=4 320 cm3.
16.解析:(1)放射线具有穿透本领,如果移动的铝板的厚度有变化,则探测器接收到的放射线的强度就会随之变化,将这种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相应的装置,使之自动地控制题图中右侧的两个轮间的距离,达到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目的.
(2)β射线起主要作用.因为α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小,一张薄纸就能把它挡住,更穿不过1 mm的铝板;γ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强,能穿过几毫米的铅板,1 mm左右的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透过铝板的γ射线强度变化不大;β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能穿过几厘米的铝板,当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透过铝板的β射线强度变化较大,探测器可明显地反映出这种变化,使自动化系统做出相应的反应.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