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高一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测试(人教版必修1)

上传时间: 2014-08-2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轮船底部生锈
解析:大理石被酸雨腐蚀无电子转移过程。
答案:C
2.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解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不正确。
答案:B
3.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冰水混合物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盐酸
铁
碳酸钙

D
胆矾
食盐水
氯化铜
碳酸钠


解析: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在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则A项错;C项中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则C项错;D项中Na2CO3为电解质,则D项错。版权所有
答案:B
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Ca(OH)2和盐酸
解析:A项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B项有CO2气体生成,C项有Fe(OH)3沉淀生成,D项有H2O生成,故选A。2·1·c·n·j·y
答案:A
5.如表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说明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  )

A.OH-          B.Ag+
C.Na+   D.Ca2+
解析:该饮用水中存在Cl-,故Ag+不能大量共存,Mg2+与OH-不能大量共存,SO与Ca2+生成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6.[双选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解析:A项正确,一般金属用还原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非金属用氧化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B项将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多少混为一谈,实际上氧化性只与得电子能力有对应关系;C项绝对化,也有阳离子如Fe2+可以继续被氧化,作还原剂;D项正确,如H2O中H元素就是最高价,但它只有极弱的氧化性。2-1-c-n-j-y
答案:AD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Na+ Ba2+ Cl- SO
B.K+ Na+ NO OH-
C.H+ NH Fe3+ SO
D.H+ Cl- CO NO
解析:A项Ba2+与SO不能共存;C项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D项H+与CO不能共存。【来源:21cnj*y.co*m】
答案:B
8.[双选题]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解析:胶体中的胶粒因吸附作用带电荷,胶体呈电中性;溶液加入适当的电解质溶液也可产生沉淀;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21·cn·jy·com
答案:C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Zn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H2↑
B.金属铜与稀盐酸反应:Cu+2H+===Cu2++H2↑
C.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Ca2++CO===Ca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解析:Zn为单质、Fe2O3是难溶物质,写成化学式,ZnSO4、FeCl3、NaOH都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的形式,故A、C、D项正确;B项不符合事实,Cu与HCl不反应,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B
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Cl2 B.H2―→HCl
C.CaCl2―→CaCO3 D.Fe3+―→Fe2+
解析:加入还原剂是提供电子,则该物质要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只有D项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答案:D
11.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Ⅰ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

解析: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中的Ba2+与OH-浓度会减小,导电性能降低;当加入硫酸过量后溶液中H+与SO浓度会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又会增强。
答案:C
12.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
D.X2+是XO的还原产物
解析:在反应①中,Z-作还原剂,XO作氧化剂,X2+是还原产物,Z2是氧化产物,还原性Z->X2+,氧化性XO>Z2;在反应②中,A2+作还原剂,B2作氧化剂,还原性A2+>B-,氧化性B2>A3+;在反应③中,B-为还原剂,Z2为氧化剂,B2为氧化产物,Z-为还原产物,氧化性Z2>B2,还原性B->Z-。www-2-1-cnjy-com
答案:B
13.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21*cnjy*com
A.+4   B.+5
C.+6   D.+7
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两端电荷总数相等:n+1×2=1+1×2,n=1,设RO中R的化合价为x,则x+(-2)×3=-1,所以x=5。
答案:B
14.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aCO3和HCl、Na2CO3和HCl
B.BaCl2和H2SO4、Ba(OH)2和H2SO4
C.HNO3和K2CO3、HCl和NaHCO3
D.KOH和H2SO4、Ba(OH)2和HNO3
解析:A项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Na2CO3易溶于水,应拆成离子,故A错误;B项中前者为Ba2++SO===BaSO4↓,后者为Ba2++2OH-+2H++SO===BaSO4↓+2H2O,B错误;C项前者为2H++CO===CO2↑+H2O,后者为H++HCO===CO2↑+H2O,C错误;D项两者均为H++OH-===H2O,D正确。
答案: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H+===CO2↑+H2O
C.稀硫酸与锌反应:H2SO4+Zn===Zn2++SO+H2↑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B项CaCO3不应拆写成离子形式,C项H2SO4应拆写成离子形式。
答案:D
16.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当2 mol KMnO4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时,有10 mol HCl被氧化为氯气,另外6 mol氯离子没有变化;氧化产物为氯气,还原产物为氯化锰,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下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气体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21教育网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氢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气体;二氧化碳与氧化钠都是氧化物;氧化钠与氯化钠都是钠的化合物;氯化钠与氯化铁都是盐。
(2)用烧杯盛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1 mL~2 mL,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变成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得到氢氧化铁胶体。21cnjy.com
答案:(1)A C B D (2)①FeCl3 ②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8分)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硫酸六种溶液,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21·世纪*教育网

解析:由稀硫酸与4种物质反应,但和盐酸不反应,Na2CO3也与4种物质反应,但和NaOH不反应,可确定稀硫酸、盐酸、Na2CO3和NaOH的位置;根据Ca(OH)2能与3种物质反应和BaCl2只能与2种物质反应,可确定Ca(OH)2和BaCl2的位置。
答案:
 
19.(9分)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图,则

(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________,沉淀2________,沉淀3________。
(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使Ba2+、Cu2+、Ag+逐一沉淀分离,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由于OH-、SO均能同时与两种阳离子生成沉淀,故应先加入盐酸,除去Ag+:Cl-+Ag+===AgCl↓。
答案:(1)AgCl BaSO4[或Cu(OH)2] Cu(OH)2(或BaSO4)
(2)Ag++Cl-===AgCl↓ Ba2++SO===BaSO4↓[或Cu2++2OH-===Cu(OH)2↓]
 20.(8分)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SO、Cl-、CO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有关离子的推断问题是离子反应较高层次的题目。答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好典型离子的性质。
首先,因A、B、C、D都是可溶性盐,故Ba2+不能与SO、CO组合;Ag+只能与NO组合;Cu2+不能与CO组合。
由(1)可知C为铜盐。
由(2)可知B盐为AgNO3,D盐含CO,而CO与Ba2+、Ag+、Cu2+均不能共存,故D只可能为Na2CO3。
剩余阳离子为Ba2+,故A含之;剩余阴离子为SO、Cl-,而Ba2+与SO不能共存,故A只可能是BaCl2。因而C为CuSO4。
答案:BaCl2 AgNO3 CuSO4 Na2CO3
 21.(9分)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21*cnjy*com
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
(2)当有3 mol I2生成时,有________ mol还原剂被氧化。
(3)当有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解析: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为:

所以反应中氧化剂为KIO3,还原剂为KI,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有3 mol I2生成时,有5 mol KI被氧化,当有1 mol KIO3参加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
答案:(1)KIO3 I2 (2)5 (3)5
 22.(10分)(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氧化剂、还原剂角度分析)。
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________________。
③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________________。
④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________________。
(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
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 g。
(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__。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所以在反应①中H2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在反应②中水只作氧化剂,在反应③中H2O只作还原剂,在反应④中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2)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此反应为HNO3将H2S氧化成S,自身被还原为NO,其中H2→,转移2 mol e-时生成32 g S,当转移0.3 mol电子时,得到S的质量为4.8 g。www.21-cn-jy.com
(3)Fe2+、Br-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Cl2时只有Fe2+被氧化,说明还原性Fe2+>Br->Cl-,当通入足量Cl2时,Fe2+和Br-将按1∶2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②氧化剂 ③还原剂 ④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2)NO 4.8 (3)Fe2+>Br->Cl- 2Fe2++4Br-+3Cl2===2Fe3++2Br2+6Cl-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