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期中 > 高一
 

阶段测评(三)

上传时间: 2014-08-2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阶段测评(三)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都有甜味,都易溶于水
B.糖类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油脂属酯类,不溶于水,属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属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单糖有甜味,易溶于水,但大部分的双糖和多糖都无甜味,故A错;只有有—CHO的糖类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油脂属酯类,难溶于水,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
[答案] D
2.(2012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期末试题)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属于烃类
C.塑料、油脂、橡胶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解析]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答案] C
3.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又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乙醇   B.乙烯  
C.乙酸   D.葡萄糖
[解析] 既可以与新制的Cu(OH)2反应又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说明它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只有D符合。
[答案] D
4.(2012年福建师大附中期末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 石油裂解制乙烯,A错误;油脂水解得到脂肪酸而不是氨基酸,B错误;甲烷分子中无碳碳单键,C错误;淀粉和纤维素表达式相同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D正确。
[答案] D
5.下列各组反应与乙酸官能团中O—H键的断裂无关的是(  )
A.乙酸+Na2CO3   B.乙酸+NaOH
C.乙酸+乙醇   D.乙酸+Fe
[解析] 酯化反应中乙酸断裂的是C—O键,而乙酸与碱、盐、铁的反应中断裂的是O—H键。
[答案] C
6.(2012年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期末试题) (双选)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C===O键
B.乙醇和乙酸相互之间能溶解
C.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 乙醇中没有C===O键,A错误;乙醇、乙酸互溶B正确;乙醇不显酸性,C错误;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D正确。
[答案] BD
7.(2012年重庆理综)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苯环、酚羟基、羧基的性质及硝化反应、同系物等概念。选项A,荧光素与氧化荧光素所含的官能团不完全相同,不互为同系物。选项B,两种有机物都含有苯环,且苯环上都有H原子,所以均可发生硝化反应。选项C,氧化荧光素中没有—COOH,不能与NaHCO3反应。选项D,苯环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原子、与C—C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可能共面,因此它最多有9个C原子共面。
[答案] B
8.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现象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解析] 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被氧化,A不符合;苯滴入溴水中发生萃取,B不符合;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是取代反应,D不符合。
[答案] C
9.Q、M、N三种含碳物质互为同系物,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Q、M为烯烃,则N可以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B.若Q、M均为一元羧酸,则N的分子式可能是CH2O2
C.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基团
[解析]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基团的有机物,故C错,D对;当Q、M是烯烃时,N也一定是烯烃,可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因羧酸的组成符合CnH2nO2,B对。
[答案] C
10.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解析] A选项D选项分子式不同,不会是同分异构体;异戊烷和新戊烷是同分异构体;C选项是同一种物质,B正确。
[答案] B
11.将糯米蒸熟后冷却到适当的温度,再与适量的“甜酒曲子”混合均匀并保存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几天后一盆醇香甘甜的“甜酒”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甜酒”中含有适量的低糖和乙醇
B.制作“甜酒”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以30~50℃为宜
C.“甜酒曲子”中可能含有酶
D.甜酒制作好后,放置的时间越长,因水解生成的低糖越多而变得越甜
[解析] 所加“甜酒曲子”中含有酶,酶的催化活性所需的温度以30~50℃最佳,在酶催化作用下一部分淀粉水解成低糖,一部分低糖会变成酒精;长时间放置会变质。
[答案] D
12.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苯(硝基苯):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待分层后分液
B.乙醇(水):加新制的生石灰,蒸馏
C.CO2(HCl、水蒸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D.乙烷(乙烯):通入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苯和硝基苯互溶加水不能分离,A错;水可与新制CaO反应,生成Ca(OH)2蒸馏可除去,B正确;CO2、HCl、H2O都可与碱石灰反应,C错误;通入氢气无法确定氢气是否足量或过量,会产生H2杂质。
[答案] B
1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在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微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通过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来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含有葡萄糖
B.在溴乙烷中加入NaOH水溶液并加热,水层中加入足量HNO3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其是否发生水解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D.制取乙酸乙酯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解析] A项中在加入Cu(OH)2之前,没有加入NaOH中和H2SO4,故实验不成功,A错;C项,向蛋白质中加入CuSO4,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盐析,故C错;D项中在做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时,其收集时不能把导管插入液面以下,故D错。
[答案] B
1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O2的链状有机物中含有一个双键
B.1 mol甲烷与Cl2完全发生取代反应需2 mol Cl2
C.1 mol乙烯与Cl2完全发生加成反应需2 mol Cl2
D.乙醇与乙酸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解析] B项中CH4分子有4个H原子,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需4 mol Cl2,故B错;C项中乙烯分子中只有一个,与Cl2发生加成反应需1 mol Cl2,故C错;D项中乙醇能被KMnO4氧化,但乙酸不能被氧化,故D错。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6个题,共58分)
15.(8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用物质的组号填写下表。
类型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组号






③CH4和CH3CH2CH3 ④金刚石和石墨 ⑤H、D、T ⑥16O、17O、18O ⑦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⑧臭氧(O3)和氧气(O2) ⑨C2H5NO2和NH2CH2COOH ⑩NH4CNO和CO(NH2)2
[解析] ①③都是烷烃,碳原子数不同,所以是同系物;②⑦⑨⑩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④⑧都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⑤⑥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所以是同位素。
[答案] 
类别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组号
⑤⑥
④⑧
②⑦⑨⑩
①③

16.(8分)用含淀粉的物质制备陈醋(醋酸)的主要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6H 2CH3CH2OH+2CO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CH3CHO+O22CH3COOH。
检验所酿的陈醋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过程中(2)、(4)两步反应已给出,不难看出反应(1)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反应,反应(3)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反应,而检验淀粉可用碘水。
[答案] (1) (C6H+nH2O
nC6H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取适量样品于一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反之则没有
17.(11分)有5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发生转化。已知:2RCHO+O22RCOOH。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有机物的结构简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B―→C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B+D―→E的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解析] 利用逆向合成法分析,CH3COOC2H5―→CH3COOH+CH3CH2OH―→CH3CHO―→CH3CH2OH―→CH2===CH2。
[答案] (1)乙烯 乙醇 乙醛
(2)CH3COOH
(3)CH2===CH2+H2OCH3CH2OH
(4)氧化 酯化(或取代)
18.(7分)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①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②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④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解析] 由①可推知,F、G为蔗糖或葡萄糖溶液;由②可推知,C、D、E为苯,乙酸乙酯或油脂;由③可推知,B为乙酸,F为葡萄糖溶液,则G为蔗糖;由④可推知,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油脂,所以A为乙醇。
[答案] 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19.(16分)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图A中的加热装置没有画出)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实验前他们从有关化学手册中查得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苯甲酸
甲醇
苯甲酸甲酯

熔点/℃
122.4
-97
-12.3

沸点/℃
249
64.3
199.6

密度/g·cm-3
1.2659
0.792
1.0888

水溶性
微溶
互溶
不溶



实验一:制取苯甲酸甲酯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提纯苯甲酸甲酯
(2)停止加热,待烧瓶内的混合物冷却后,将试管及烧瓶中的液体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然后塞上分液漏斗的塞子再_______________,取下塞子、打开活塞,使(填主要成分的名称)________进入锥形瓶,此时目标产物中所含杂质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时,当温度计显示________℃时,可用锥形瓶收集苯甲酸甲酯。
实验三:探究浓硫酸在合成苯甲酸甲酯中的作用
(4)为确定浓硫酸对此反应存在催化作用,可另取等量反应物在不加浓硫酸情况下进行相同程度的加热,然后测量两个实验中的某种数据,该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苯甲酸在常温下是固体,浓硫酸的密度又比甲醇的大,故应先将苯甲酸加入烧瓶中,再加入甲醇,最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反应时会有一定量的反应物汽化进入试管中,故试管中盛放的液体应是Na2CO3稀溶液。
(2)为使混合物中的酸、醇能与Na2CO3溶液充分接触并转移到Na2CO3溶液中,应充分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物,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再进行分液。因苯甲酸甲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故分液时苯甲酸甲酯在下层进入锥形瓶中,因没有反应完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物的苯甲酸钠,而甲醇易溶于苯甲酸甲酯,故分液后苯甲酸甲酯中最主要的杂质是甲醇。
(3)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沸点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的,故收集苯甲酸甲酯的温度应与其沸点相同。
(4)由于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故可通过测量加浓硫酸与没有加浓硫酸的两个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试管中出现有机层的高度,或者是测量试管中生成相同高度的有机层所需的时间,发现加有浓硫酸的反应在相同时间内生成的苯甲酸甲酯较多(或生成等量苯甲酸甲酯需要的时间较少)。
[答案] (1)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加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2)振荡后静置 苯甲酸甲酯 甲醇
(3)199.6
(4)相同时间内两个试管中生成有机层的高度或两个试管中生成相同厚度的有机层所需的时间
20.(8分)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到室温,气体体积减小了50 mL,剩余气体再通过苛性钠溶液,体积又减小了40 mL。求气态烃的分子式。
[解析] 写出烃的燃烧方程式,设CO2的体积为x,则水蒸气的体积为y。
CxHy+(x+)O2xCO2+H2O  体积变化
  1    x+          x              1+
20 mL              40 mL          50 mL
列比例:1∶20 mL=x∶40 mL,1∶20 mL=(1+)∶50 mL
解得:x=2,y=6,所以分子式为C2H6。
[答案] C2H6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