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光学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利用紫外线可使黄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 )
A.验钞机 B.遥控器 C.微波炉 D.超声波诊断仪
2.小明在东钱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船儿 B.鱼儿 C.白云 D.青山
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4.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 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 ( )
A、BC方向,B、BO,C、BD方向,D、以上方向均 5.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
A、 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6.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戒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7.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8.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3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二.填空题:( 16 )
10.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
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
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
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射,
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镜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
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
(填“亮”、“暗”)。
1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
11.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
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
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
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用这种性质可制成 。如果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并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像的性质)的像。凸透镜的这种性质可应用到 。
14、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 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错误是 它违了 。
1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
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
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比 亮
三.作图与实验(26)
16.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
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
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向
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
17.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
的大小关系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
18.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19.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填光学仪器)
(4)如果实验操作无误,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则可能是
(填写一种情况即可)
四.探究题:(16)
20.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
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
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
法。(可画图说明)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21.小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生。他发现他家的白炽灯泡长期使用以后不如以前亮了,如图2所示。请你就这一现象和小明一起进行猜想,并简单说明猜想的依据。 猜想:__ 猜想依据:______ ;
2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3.如图23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________,光屏看做_____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
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
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
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
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
置时,屏上的像文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_____(选填
“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 ____________作用.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