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电》期中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
知识点复习
一、电压(U) 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3伏=106毫伏。 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在不超过电压表量程的前提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5.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0~15V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压,则电压表就与谁并联;反之,电压表与谁并联,则表示测量谁的电压。
方法:在判断电压表与谁并联时,主要观察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是直接接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
6.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是380伏。 二、电阻(R)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基本性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强调:电阻(R)与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无关。
5.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可以改变的器件。
①原理:滑动滑片P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没改变它自身的总阻值)
②作用:保护电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者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分配关系。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被控制电路中使用(即要控制谁则与谁串联;反之,与谁串联则表示控制谁的电流); b、接线柱要“一上一下”; c、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调至阻值最大的位置。
三、欧姆定律 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只是R的确定式,而不是决定式)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⑤比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U1/U2=R1/R2版权所有
④分流作用:I1/I2=R2/R1(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流越少,反之分得电流越多)⑤比例关系: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W1/W2=Q1/Q2=P1/P2=R2/R1 I1/I2=R2/R121cnjy.com
四、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度(千瓦时)KW.h, 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 W→焦(J); U→伏(V); I→安(A); t→秒)。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 , 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②其他计算公式: 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③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④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21教育网
⑤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⑥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⑦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 ;(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 U额时,则P实 < P额;(灯很暗)。 21·cn·jy·com
c.当U实 = U额时,则P实 = P额;(正常发光)。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①计算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J); I→安(A); R→欧(Ω); t→秒。) ②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Q=W,可用电功计算公式来计算电热.(如热水器,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电热毯,电热灭蚊器,电烤箱,电熨斗等纯电阻用电器),
即有 Q=W= Pt=UIt =U2t/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4.补充结论: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1/W2=Q1/Q2=P1/P2=R1/R2 U1/U2=R1/R2www.21-cn-jy.com
②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对各部分电路(用电器)所做的功、产生的热量、做功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 W1/W2=Q1/Q2=P1/P2=R2/R1 I1/I2=R2/R12·1·c·n·j·y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