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2 一课时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分钟)
1.知道电荷量意义、符号、单位和元电荷的概念;(重点)
2.知道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3.感受认识电现象的初始过程,学习元电荷,认识实验是重要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4.收集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关“静电的防范和利用”的事例,使学生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趋利避害的自觉性。?(难点)[来源:Zxxk.Com]
【使用说明】[来源:Z|xx|k.Com]
1.认真阅读相应学习的内容,10分钟完成课前基础案,课堂5分钟合作纠错;
2.独立完成探究学案,并标注疑难处,保证学案的完成质量;
3.1课时。
1.电荷实际上是一切带电粒子的统称,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 和 负电荷 。[来源:学#科#网]
2.电荷量为 C 的电荷称为元电荷。在自然界中, 电子和 质子 所带电荷量正好等于元电荷,不过其中 质子 带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荷。[来源:学科网]
3.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出来,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 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代数和不变。
4.使物体带电荷的方式: 摩擦起电 . 接触起电 、 感应起电 。其本质是 得失电子
?
【合作探究】
静电现象 、摩擦起电(展示、点评共8分钟)
(1)展示一幅壮观的雷电图片
(2)辉光球(电离魔幻球)
(3)演示高压放电现象
(4)视频:雅各布天梯——高压击穿空气发生电弧放电,空气对流加上电动力驱使,使电弧向上升[来源:学科网]
1:静电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2: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上电,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通过摩擦的方法就能够使物体带上电呢?
(电子转移)
【合作学习】
使物体的带电方式(展示、点评共7分钟)
1.学生实验:请学生实验一下两种物质相距越远,摩擦起电现象有何不同?
(效果越明显)
2.提问:摩擦起电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使物体带电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使物体带电的哪些方法? (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二、电荷量 、元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展示、点评共7分钟)
1.电荷量:反映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
2.元电荷:最小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
单位是C(库仑),微库——μc?? 1μC=10-6C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三、了解静电的产生和测量设备 (展示、点评共3分钟,)
产生设备:手摇感应起电机、超高压电源、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等
测量设备:验电器、电荷量表、静电电压表等
A类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 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2.摩擦起电以及其他大量事实表明:电荷既不能 创生 ,也不能 消灭 ,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 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 电荷总量 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它和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一样,是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3.研究表明,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只能是 电子电荷 的整数倍·因此 电子所带电荷
的多少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最早测量该电荷数值的是美国物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在中学阶段的计算中通常取e= 1.60×10-19C
B类
4.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D )[来源:学§科§网]
A.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荷,毛皮不带电
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等量的负电荷
C.摩擦起电,就是通过摩擦的形成来创造电荷,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D.摩擦起电,就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得电荷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来源:Z.xx.k.Com]
5.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B C D )[来源:Z,xx,k.Com]
A.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C类
6.四个塑料小球,A和B互相排斥,B和C互相吸引,C和D互相排斥.如果D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 B ) [来源:学。科。网Z。X。X。K]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课堂小结】(3分钟)
1、此节课目标的达成情况:
2、此节课应注意的问题:
3、此节课的收获: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