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历史>新课标人教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课堂小结第 7 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    )1、农业:2、手工业:3、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本课并完成练习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是因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第5课三大改造 (上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基础必要性原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法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就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如何解决中国工业极为落后的局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重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轻工业A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列举第一个五年计..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1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 年,到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甚至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1953-1976年)【课标要求】(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八下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复习课件][人教版]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三大改造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文化大革命”一  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为..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9-04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吴天云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对此进行改造?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完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看一看 想一想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7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 北师大版[www.3edu.net]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 (1956年——1966年) (1966年——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十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 第六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为建设指明方向 — 探索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 调整及建设成就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背景: ; 2、时间: ;地点 ; 3、特点: ..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7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工业化的起步

    汝南双语学校 简伟 教学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地位 《工业化的起步》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它处于整个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一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主要任务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能力:归纳分析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 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7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第七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相信自己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发动 1966年 —— 1976年 时间 全面开展:过程(了解) 抵制和抗 争的表现 二月 抗争 (二月 逆流) 2、 3、 结束 标志 意义 原因 目的 性质 、危害、教训 1966~1968的国民经济状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时间---1968年12月开始 人数---1600多万 评价---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 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经受了 一定的锻炼;但是大批知识 青年在青春年华失去了在学 校接受正..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7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10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