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七年级
 

七年级下后10课市集体备课2014年2月

上传时间: 2014-07-28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长春市集体备课备课笔记(七年级下册11——20课)
东北师大附中  黄 敏  2014-2-1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长春市教研室的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备课交流!同时,我也诚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对我的备课交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我要与大家交流的备课内容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11至20课。
一、备有所思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准备这十课具体内容中的一些思考,因为我想这不仅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关于这十课具体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也是在座的各位老师们在这里希望听到的有一点个性化的东西。毕竟当这套长春版教材运行到第三轮时,在座几乎所有的老师们对课文内容本身已比较熟悉,而我们交流的重点便是我们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以下几个内容: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里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前一段无意中在微信中分享了一篇名为《吟诵的后门》的文章,文中提到:语文的最大和最终成果是什么?作文啊。古代科举考试,主要就考创作。现在呢,有几人能将文章写得文质兼美啊!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由150增至180,中考由120增至150,据说高考的语文作文可能会增至70分,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将成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虽然以上内容与我们的学生还有一些距离,但这毕竟是一种方向和趋势。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促使我进行了以下两方面思考:
第一个思考——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便是其写作能力,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想,作为语文教师,教什么其实都是在教写作呢?这是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写作需要什么呢?观察、感受、积累、感悟、思考、表达,所以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课堂,在面对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以上各方面的能力,才是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二个思考——
    作为母语课堂,学生的每节课都不是零起点,他们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是不忽视的,如果教学一直在学生自主能够理解的问题上打转,课堂必然低效,或许语文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读出他们自己读不出的文字背后的魅力和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我对这十课教学在总体上有以下教学设想:
总目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写作能力;
总原则——读有所思,思有所写,读写结合;
基本方法——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课一得,关注文本突出的写作特色,注重品析文本中的精彩段落;②学而不思则罔:打破体裁的限制,从思辨的角度重组课文,扩展阅读布置思考性写作练习。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配合七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二、后十课重组的形式
   根据以上的总体设想我将这十课进行以下的分组:列表格(分类与具体篇章)
第一组:人与山水:《与朱元思书》《三峡》《词曲五首》《小品二则》
        思考话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组:人与动物——《狼》《武松打虎》《马说》《小雁鹅》
思考话题:“它们告诉我——”“谁说它是无情物”
第三组:人与自己——《我的叔叔于勒》《小公务员之死》《圯上敬履》
思考话题:“那些似曾相识的自己”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
第一组:人与山水:《与朱元思书》《三峡》《词曲五首》《小品二则》
        思考话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一组课文均属古典文学范畴,在其他两组中也都有文言文,因此在这里我先从总体上介绍一下,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在文言文教学上的一个尝试,就是针对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文言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枯燥低效的问题,加强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后积累环节。具体做法是:
关于课前准备环节——指导学生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加强对文言文课前朗读和背诵的要求。通常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前我会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项要求:第一,借助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内容,并将翻译有困难的地方通过查字典进行解决,然后将仍有疑义的地方进行标画;第二,熟读文章,并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在课前试背课文,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对初一最开始要求至少背出三句话,多者不限,对能在课前通背全篇的同学在班内进行表扬和鼓励。
之所以做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学生在自己进行翻译和背诵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另外,这些工作学生借助字典是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我们在课上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己能做的,课上就不做或少做。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因此,为保证效果,在布置这样的预习以后,通常在课上,要通过精心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检测与比赛中进行落实。比如读课文,可以先小组内读,再推选代表比赛读,评价总结后展示读,在多样的形式中将字音断句准确地落实。再如段落翻译,可以每小组一段进行翻译比赛,不仅可比准确性,还可以比最有价值疑问,最佳解决途径,最美翻译方式等等,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小组竞赛等课堂活动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预习困惑,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预习充分的成就感和解决疑难的快乐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而熟读成诵的要求则是将诵读,这个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前移,给那些背东西较慢的同学一定的时间和自由度,让他们在课上背诵时更有自信,既弥补课上诵读时间不足的遗憾,又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理解分析的时间。
关于课后落实环节——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语感的培养和文言词汇积累。一篇文言文学过之后除对课文内容本身的理解以外,将遇到的实词进行及时的积累,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笨最慢但是却是最根本最长远的做法。因此我给学生布置了自制文言字典的作业,即用一个固定的本子将每一课遇到的文言词汇知识比如实词的解释、一词多义、通假字、古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都及时地按照字典的方式进行整理,并在班里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将散乱的知识条理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不仅有助于文言实词的积累,还有利于学生文言文基本学习方法的形成,这对学生未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后十课中所有文言文本的基础知识部分我都将按此方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处理,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基本方法中“授之以渔”的重要环节。后面就不逐一说明了。
下面具体说一说对这一组文章的教学认识。
这一组的主题是人与山水,我将它们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主要是指《与朱元思书》和《三峡》,因为这两篇文章描摹山水的笔墨是文章的主体。教材将两篇文章列在一课,我想也是有对比探究之意的。因此,我们教学时索性就可以将两文放在一起对比着解读。首先,两篇文章都短小且文字优美,因此贯穿在课前、课上、课后的主要内容就是熟读、背诵,同时积累两课中所涉及的文言词汇。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解赏析部分,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对比进行。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
1.两文分别写的是哪里的景色?一个是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富春江之景,一个是三峡之景。
2.写景的文章要讲究描写顺序,描写的详略,说说两文有何不同?
富:先总写再分写,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然后先写水,后写山,略写水,详写山。
三:逐段分述,先写山,后写水,略写山,详写水。
3.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研读两文写山和写水的部分,对比后说一说,你更喜欢哪里的山?哪里的水?为什么?
此问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用心感受并概括两文中山与水的特点。比如富春江的水:急湍甚箭之急,和千丈见底之清;而三峡的水,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状态,夏季沿溯阻绝之奔放,秋季哀转久绝之凄美以及春冬清荣峻茂之秀丽。比如山,三峡之山,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富春江之山,山势高峻,山中树、泉、鸟、猿相映成趣。
4.在对比两文山水特点中会发现,两文中的山水不乏相似之处,但两文却选择了不同的详略和顺序,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里可以提示学生,不同写作顺序和详略的选择与写作对象本身的特点和写作目的有关。
在学生的探讨中引导学生明确:《三峡》的选择与写作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三峡地区山势决定了水势,有了第一自然段“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山势,夏季的水才会“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春冬之时才会怪柏丛生,秋季才会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而是由于水在不同的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所以才将写确定为写作重点,每个季节水的特点又侧面反映出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山与水相得益彰。由此可以使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在逻辑,以及写写景的文章时如何确定写作顺序。
《与朱元思书》的选择其实是与写作目的有关。这里可以引入两文的出处及作者介绍,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出自地理著作《水经注》,因此文章更多的是对自然山水的客观描摹,于是山水本身的特点是决定其写作思路的关键。而《与朱元思书》,是作者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虽没有像我们概念中的书信那样明确地表情达意,但是它毕竟是一封书信,文中一定是传达着自己游历之后的感受,文中描摹山水中定然不自觉地寄寓着自己的感受与心情。所以在探讨到此处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的怎样的心境呢?由此问,可以使学生仔细品读文中词句中的情感,比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江上小舟顺流而下,更表现出作者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心情。
同时此问可以引出对文章重点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作者正是在描写了山之奇,并从听觉上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的大自然交响曲后,才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因为文章为书信,这种志趣和追求也暗含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意,由此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以上是在课文内容理解上两文对比的一些建议,除此之外,根据两文各自的特点,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与朱元思书》可以扩展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进一步体会古时书这种文体的文学属性。而三峡,不仅是地理的三峡,更是文化的三峡,根据课时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关三峡地理、神话传说、典故、诗词文的搜集和整理,甚至时间允许的话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由课文这一点炸开,使学习更加立体和多元。同时,除描写三峡的古诗词外,可扩展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体会文化三峡的意境,积累优美深刻的句子,增加学习的厚重感。

第二部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心中的山水,是着了更多作者主观情感的自然景物,这些文章中出现自然景物,但对它们的描写并不是主要目的,而近乎成为一种意象的作用。——这就是《词曲五首》和《小品二则》
《词曲五首》
这五首作品都很短小,以现在学生的知识积累来说,很多同学应该在没讲之前就已经背过,其中浣溪沙、天净沙、山坡羊是中考范围,虞美人在上个学期讲相见欢时应该已经涉及到,因此老师和学生对每首作品的基本内容很熟悉。所以可以从情绪的共同点出发,将五首作品对比着理解。而这个点的选择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发现。上课伊始,在几乎都背过的情况下,再反复朗读,读过之后请学生先分别说说你从每一首作品中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情绪,然后想一想,五首作品在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那么在对比之后学生应该能够发现,其实五首作品都在演绎着一种相同的情绪——“愁”。
这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演绎的情绪,愁是无形的,是抽象的情感,人们需要物象作为载体去抒写它,因此可以请学生梳理一下每一首中分别用了哪些意象来传达情绪?
1.千帆  斜晖  水  洲;2.春花秋月  水;3.落花、酒、夕阳 燕子4.枯藤老树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5.峰峦  波涛
在梳理出这些意象之后可引出两个赏析方向:
第一、由意象的排列重点解读天净沙。在梳理中学生会发现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竟然就是意象在罗列,而关于这些意象为什么会传达出愁,学生从形容词一下子就能发现,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昏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这不就是愁嘛。但这种直接罗列的效果却绝不是简洁那么简单。这首曲与望江南都有“肠断”一词,但是这种肝肠寸断的原因是一样的吗?望江南中,由“梳洗罢”可以感受到抒情主人公是在为悦己者容,所以后面一整天的漫长等待,其实是思念远人之愁,千帆皆不是的希望与失望的轮回中,主人公寸断肝肠;而天净沙中呢,学生一定会关注“天涯”一词,说明离家远,所以会想到思乡之愁,由此可进一步问学生,此时你觉得他是在往家走呢?还是离家越来越远?学生从断肠的悲伤会体会是越来越远,其实前面的意象中已有此意,前面几个意象中,好像任何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都是彼此分离的各自独处的,于是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就传达了一种孤独的感觉,每个独立的意象都独立地投射出自己的信息,避免大量动词的出现,使整体画面更像一幅几个事物形象各处分离的静物画,从而暗示了游子内心的寂寞。
另外在此曲中,学生一定会关注到“小桥流水人家”与其他意象的不同。与其他组意象不同的是,小桥让人感到亲切、优美、轻松,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中国语言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它一向是情感沟通的象征物;流水是清新的、澄澈的、流动的、活泼的,它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是一段波动的情绪一种流动的情感;人家是一个小家庭的住所,是亲人相聚的场所,它包含着生命爱情和幸福。所以这一组意象是在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后,心灵中在一刹那间产生了一种生活的欲望,一种希求幸福的感觉,一种感情的萌动。但是后面马上又有了古道西风瘦马,而古道西风瘦马中却有了明显的悲凉感,特别是那飒飒的西风,能使人们感受到明显的凉意。这种心情实际是小桥流水人家在游子心灵中掠过一丝暖意后,游子对自我孤独寂寞生活感到更加悲凉的内心感受。也许我们未必都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但在生命的途程中,谁又不是一个流浪者呢?秋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产生的一种感情体验,正因如此它才被传颂至今。
由意象的排列方式,引领学生仔细品味作品字里行间的韵味,读出他们自己没能读出的心境,这才是语文课的意义所在。
二、探究意象选择的特点
引导学生由五首中所有的意象发觉意象的一些固定含义。如浣溪沙、望江南、天净沙中都提到了夕阳,表达时光之流逝,生命力的衰退等;望江南、虞美人、山坡羊中都提到了水,绵延不绝,势不可挡;而虞美人中还借月表达着一种相思。这里还可以联系学过的古诗词,认识和感知常见意象的含义。然后从意象运用的对比入手解读其他三首作品,比如,同是春花,虞美人中说春花何时了?浣溪沙中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从而分别解读亡国之愁与伤时之悲。而由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波涛如怒”之水的状态不同,体会山坡羊之愁,绝不是个人的亡国之君之愁,而是更多了历史感的忧国忧民之愁,因此更加波澜壮阔。由此总结,在写作中意象的运用,一方面要遵循某些约定俗成的含义,同时根据自己表达内容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对意象进行的具体的个性化描绘。
《小品二则》
《湖心亭看雪》,简约的文字中描写了作者到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而这个过程只是表象,其中所表达出的幽远脱俗、卓然独立的雅趣和作者内心的故国之思才是文章的真意所在。解读本文可以从文章结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字入手。此字本义为不聪慧、迟钝,引申为疯癫。而舟子口中的痴,是指相公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甚至有些近似疯癫。那么本文中作者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这是一个可以联系全文的问题。作者之与众不同,第一是看雪的时间、环境。竟然在湖中人鸟声俱绝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第二是做出的事与众不同,看雪中雪到陌生人,竟先饮了酒而且是强饮三大白之后要离开时才问对方是谁。第三,也是本文中需要重点赏析的句子,那就是作者所描绘的眼中雪景与众不同。“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处可带领学生先反复读直至背下来,然后再体会,作者笔下之景传达出一种怎样的心境。通常我们对这一段描写的赏析更注重对白描的赏析,其实此句妙处不只如此,一痕、一点、一舟、两三粒而已,会使我们联想到我们刚赏析过的枯藤老树昏鸦,它们也如天净沙中的意象一样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冲进人们的野,连续的“一”传达着一种无依无靠的孤独和无奈,这一点与天净沙中意象罗列所传达出的孤独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本文中的孤独与全文中作者的另类言行是一致的,看似清高孤傲,遗世独立,而实质却是故国之思无人解,心内之苦无人知的孤独。这样情、景、言、行便都统一到一个“痴”字上,全文浑然一体。

 
《胸中之竹》
文章通过写画竹的过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实际上写出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即观察——构思——创作。并点明了艺术创作,意在笔先的定则和趣在法外的情趣。而“独画去乎哉”一句则使这个过程和原则,由画画引申到一切的艺术创作中。文章因涉及到艺术创作的理论,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所以,疏通文章后,可以以写作为例进行具体理解,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平时写好一篇作文是不是也是这个过程呢?这样来理解的话,我们读到的文章、诗词中的事物,其实已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手中之竹”了。由此可以留一个作业:用《胸中之竹》中讲述的内容,来赏析《与朱元思书》或《三峡》或《词曲五首》中的一首,或课本中的某段描写。此项作业,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又可以学会一种理解和赏析文章的方法,一举两得。

到此,以《胸中之竹》作结,我们就可以总结梳理本组中的内了。这一组课文中虽然比重不同,但是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学过之后要引领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写景都是与情和意相联的,即便是三峡,其写作顺序和详略的选择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三峡之美,也是有写作目的在的。所以文章中是不存在为了描写而描写的景物的,你笔下的景是已着了你情感和意愿的景,也就是“意在文先”,文章中的山水都已是有了人情的山水。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本组课文学过之后的思考话题。
思考成果的方式就是: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为核心,任选学过的课文,写一段评析性文字。或谈谈写过这组课文后,对自己的写作有了哪些启示?

第二组:人与动物——《狼》《武松打虎》《马说》《小雁鹅》
思考话题:“它们告诉我——”“谁说它是无情物”
《狼》
《狼》是出自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一篇生动活泼的文言小短文,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疏通文意基本没有障碍。所以课上教学本文我想主要是两个目标,一个是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特点和语感的把握;另一个是对主题的思考。关于第一方面,基础知识积累前面已经说过,就本文而言除积累外,应重点品味文章是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实现了极强的表现力的?文言文简炼却不简单,字少却传神,这是初中的学生自己不能体会出的,也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落实这一重点,在本文教学中,可以先不布置具体的文言知识预习,而是先给出基本情境让学生先自己写,然后再对比去品味。课前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请你根据下面的故事概要,合理发挥想像,扩写一篇文章。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本想用剩下的骨头阻止狼的跟随没有成功,于是当他走到一个打麦场的时候,他决定直接面对狼,最终经过屠户的努力,两只狼都被他杀死了。”
在布置这个作业时,可以先介绍有关扩写的相关知识,然后先在课上通过小组初选和班内交流选出优秀的扩写作业。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正常的文言文预习作业。在基础知识落实和积累后,将课文与班内的优秀扩写作业对比,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更精彩?因为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有了关于文章基本内容的写作经历,因此更能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情节设置与谴词造句之不易,也就更有利于用心地品味原文用词用句的妙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以下亮点:
1.通过量词的灵活运用,实现以简驭繁的效果。
   文中有两只狼,由于没有以形状和颜色来区别所以给行文中的叙述带来了难度。作者起初用两个一,一狼止,一狼仍从,代表两只狼,后来形势变化了,他便改为,后狼和前狼,等到骨头吃完了,两只狼仍继续跟着屠户,但他们是并排,还是一前一后,或者是一会儿并排,一会儿一前一后就不值得交代了,作者就干脆含混地用两狼并驱如故,不再强调区别。接着,作者又有区别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还是用一个一字,就轻而易举地把两只狼恰如其分地分别开来了,读者只要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凭上下文想象出二者的不同,就足够了,至于其他均忽略不计,我们不可小看这样的文字,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尽可能把与情节无关的细节省略掉,把动作情景减少,以免干扰读者对情节因果链的注意,这是本文之所以精炼异常的原因之一。
2.屠户杀狼的过程,将有限的细节有机地组织起来。
   这个过程是文章的核心,也一定是学生作文与课文区别最大的地方,对比中一方面要体会作者所设的悬念对情节的作用。本文绝大部分篇幅用的都是记叙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杀狼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点儿描写。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所以如此描写,是因为狼的这种状态是一个悬念,结局时将有一个解释,这对情节有相当的重要性:屠夫杀了两只狼后才悟出来,原来狼做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是为了麻痹他,对局使前因获得了解释,读者对情节的意义也有了新的体悟。这种情节的有机构成,正是小说的特点。而学生在叙述中无论他调到多么曲折的情节,绝大多数同学一定是平铺直叙的,对比之后使学生明白,吸引人的叙事是要讲究技巧的,悬念就是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这个斗杀的过程之所以有这样的起伏,也是为狼这个形象服务的,悬念的设置恰恰写出了狼的狡猾,也就是文章结尾中的“黠”。
    但是如此狡猾的狼却依然被屠户杀掉,这是为什么呢?由此进入屠户形象分析,由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心理变化过程,便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本文的主题理解。关于主题理解,除了探讨课后练习题外,可以扩展阅读元末明初刘基的《说虎》、干宝《搜神记》中的《李寄》以及清代纪晓岚的《老翁捕虎》等文章,深入体会人在面对危险时,智慧的力量以及应如何面对危险和恶势力。当然,将《狼》三则中的其他两则引入课堂,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狼的认识以及作者用行文的风格,也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扩展方式。
《武松打虎》
本文的内容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影视戏曲等各种形式演绎的很多,这样的课文本套教材中几乎每一册都会有一篇,比如《大闹天宫》《三顾茅庐》《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等等,面对这样的本文,我想从走入文和走出文本两方面来谈。
第一,走入文本——越是这种大量的视觉冲击占了先机,演绎形式丰富的内容,我们在语文课上,回归文本就越重要,因为在很多学生的概念中,已熟知了课文内容后,课文学不学都无所谓了,尤其是初一的学生,他们还并不懂得欣赏文字的魅力。而教材之所以将四大名著的选段选入课文,正是要将学生的视线从丰富的视觉艺术中拉回到原汁原味的名著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全方位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自己在头脑中再现甚至再造小说中的形象,构建对原著的个性化理解,丰富阅读体验,而不是简单的视觉感受,大脑简单地去接受编剧和导演加工后的小说内容。因此,如何使学生静心地走进文本,用心去品味文本中的谴词用句和形象刻画,是这类教学这类课文的重要任务。
由于此类课文的视频资料很丰富,所以将相关视频引入课堂是常用的方法,但问题是怎么用,用的目的何在?如果简单的只是告诉学生电视剧中是这么演的,意义并不大,而完全用视频代替文本内容解读则更不可取了。我比较欣赏对比赏析的方式。具体以本课为例: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这是理解品读课文的前提,也是教学此类课文的难点,因为它们通常比较长,生字又多,但是我想正因如此,就更要领着学生读,因为学生们在课下读不进去名著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生字多,语言习惯有差异,如果语文课上再不读出点儿味道,学习课文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可以专门拿出一节课来就是领学生读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除了分段读、分角色读以外,可以选段读,就是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熟的在同学面前展示,看谁读的有声有色,另外,像本课这样宋元口语较多的课文,还可以请学生模仿讲评书的方式来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读得像讲评书。总之,必须要通过读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到文本上,读熟了,后面的对比才有基础。本文在读熟的基础上,可梳理出四部分,即1-2段开端;3-4段发展,5-6段高潮,和第7段结尾。
2.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负责研读开端部分、发展部分以及高潮和结局部分。然后播放与课文相关的电视剧视频。提示每个小组要特别关注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研讨时间,仔细对比原文与视频,想一想,电视剧是由原著改编的,那么,原著中所刻画的人物及情节内容,在视频中,哪些表现出来了?哪些你觉得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得不好?为什么?
这是教学本课的一个核心问题,此问题探讨清楚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原著的字里行间却发现文字表现人物的技巧。比如打虎前武松喝酒吃肉的部分。电视剧中需要通过演员的动作,吃酒的碗,人物的对话去表现喝的多。那么原著中呢?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写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头三碗是喝一次写一次,接着的九碗是三碗三碗地喝(又筛了三碗、一连又筛了三碗、再筛了三碗),每三碗写一次;最后六碗是一饮而尽。(再筛了六碗酒),六碗写一次。作者正是通过这样单次描写量的递增,突出武松酒量之大,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豪爽之人,并由此暗示武松定会有非常之本事,而读者在阅读此段时,内心中对武松这个人物的心理构建也是在一次次的描写中不断丰富而具体的,这种丰富的过程远比我们在视频中见到的形象要丰满得多,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再比如,课文高潮打虎的部分。在视频中快速闪过的镜头和不断的切换虎的凶猛相对文本可能会给人更直观的感受,但是文字表现得则更加细腻。
虎的出场,未见其虎先闻其声“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人虎相搏中,作者精心地写了三个回合,而三个回合中老虎的招数却各不相同,分别是扑、掀、剪,尽展虎威,这种招数变化在视频是很难进行展现的,即便展现了因速度之快,观者也未必能发觉。而在掌握了老虎的招数后,武松找准时机变被为主动的进攻就更显作者之笔力。作者巧妙运用动词,把人虎相搏的场面写得神采飞扬,使虎的凶猛愤怒和武松的沉着机智跃然纸上,而这样的效果,视频的再现是永远无法满足读者阅读时对当时情境的想象的。
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阅读的过程,我们的内心和头脑是不断的丰富和充实的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而不是面对视频时的被动接受。同时,原著中精妙的描写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也是视频无法替代的。

第二 走出文本——此类课文因为往往是名著节选,因此,联系原著是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
环节。以本课为例,根据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情况,可以进行两个方向的深入阅读,如果学生已经通读过原著了,可以做以下工作:
梳理出原著中所有与武松有关的情节。原著中集中写武松的情节还有:
第二十六回 怒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  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威镇安平寨  施恩大闹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血溅鸳鸯楼
2. 对人物性格进行综合分析
1、超常勇力,武艺高强;
2、机智精细、有智谋:侦破武郎一案、识破张青、孙二娘的玄机。
3、在恶势力面前决不屈服,有仇必报:斗杀西门庆 坚决反对招安。
4、讲义气,有恩必报:报施恩,闹快活林
5、修身自律,敬重兄嫂。
不足:争勇斗狠,使性逞强,张扬大丈夫英雄气
为泄私愤滥杀无辜,手段残忍;没什么理想,随遇而安
3.回到课文分析武松在打虎中所展现的性格特征与他后来的经历有怎样的关系?
1、完成了由市井平民甚至是无赖向英雄的转变。
2、从此武松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被逼上梁山。
4. 以此课为点,联系原著中其他情节,进行相关思考。比如在《水浒传》中,有三个人与虎有关,是哪三个人?其中真正打死老虎的是哪两个人?相比之下,人们更青睐于哪一个?这两个人相比有何不同?
明确:《水浒传》中有三个人与虎有关:李忠、李逵和武松。
李忠号称“打虎将”,却没看到他打老虎,并且据他不爽利的性格来看,他也不像是个能打虎的好汉。水浒英雄中,真正杀死过老虎的是武松和李逵。《水浒传》中杀虎战绩最为可观的其实不是武松,李逵沂岭杀四虎,四比一,论数量,武松差得远了。可为什么读者都陶醉于景阳冈,却对沂岭不甚青睐呢?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李逵杀虎是主动出击,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武松是在受到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打死老虎的。《水浒传》反复强调了这一点。首先,老虎扑来时,正值武松“放翻身体,却待要睡”,根本没有提防这回事。其次,梢棒是武松的看家武器,谁料初次出手,就“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看家武器不管用了,这突然出现的情况足以令寻常人心胆俱落。然而武松依然章法不乱,沉着迎敌。一个在心理上做好准备的人,打死老虎不算什么,一个处变不惊,居然赢了老虎的人,才真正令人佩服。
5. 除小说前半部分对武松的集中描写外,在整个梁山义军发展、壮大到衰亡过程中武松这一人物还有多处展现,课下回顾阅读《水浒传》中其他相关章节。
如果学生还没有通读完原著,可借此,引导学生先将集中写武松的章节读完,从而促进名著阅读。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就可以实现课内引领课外,走出文本目标,将课内教学的效果最大化。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我想对于其他几部名著选篇的教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马说》
    本文是多年来中考文言文考试范围之一,所以在座的老师对于与本文有关的内容可以说烂熟于心,这里我只想提以下几个建议:1.七下的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不长,仍处于文言文学习的习惯养成阶段,对于如何读、如何积累、如何使用工具书和借助书下注释自主理解文章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2.本文因在中考考试范围之中,老师们包括我自己都有一些曾经为了迎接考试而练习的地毯式的问题,这些问题面对应试也许是最有效的,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则过于琐碎,如果在初一就将这些琐碎的问题全都练个遍,背个遍,将大大打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会将本文真正的魅力大打折扣;3.本文虽为议论文,但激情蕴含其中,全篇感情的基调就是“愤怒”,愤怒于执政者对人才的无视与践踏,从而表现对封建统治现状的深深不满。所以教学可以通过读出愤怒、探究愤怒、思考愤怒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步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说说读出了什么情绪?从哪里读出来的?这里学生便会关注到每个自然段当中最后一句中的“也”,从而进入内容分析。第二步探究愤怒原因。这里除韩愈个人怀才不遇外,还应明确本文并不是作者个人的泄愤之作,而是揭露唐朝中期的社会现实,他反映的是一批文人所面临的问题,比如韩愈曾极力举荐孟郊,曾为李贺作《讳辩》,这些都说明他曾不只一次地为鸣不平而做出努力,此文绝不只是为自己,而是谈论人才问题,也正因如此,文章才有了历史的普遍的意义。我们今天读它,除体会其文章的主旨外,更能体会出作者身上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由此便可进入第三步,请学生谈谈有关自身成才的思考以及人才观等问题。总之,在初一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习惯养成和感知文言文的魅力,调动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小雁鹅》
之所以将此文列在这一组,是因为此文是人与动物关系中和谐相处的典范。教学本文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1.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课下阅读原著《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个环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或安排在课文之前,或安排在课文之后。如果教学目标着眼于阅读全书,可以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并且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写一篇文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上课时要求学生带原著,第一课时重点交流所喜欢的章节,并对全书和作者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第二课时则重点品味在全书中体会到的特点,比如作者的耐心、爱心、专注与执著等精神,作者亲切自然充满爱心的语言等是如何在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如果教学目标重点在体会课文,那么就可以将读整部书的任务留在课后完成,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一定指导,或只留作课后选读。
2.品析感受作者亲切自然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而又生动活泼,科学严谨而又不乏幽默,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反复朗读、反复品味去领悟本文的精髓。比如劳伦兹将自己与小雁鹅之间的研究与被研究、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变成了“母子关系”,于是他笔下流淌的不只是文字,还有爱与亲情。如:“只见小家伙歪着一颗小脑袋瓜,用它那漆黑的大眼睛仰头望着我。正像大多数鸟类一样,这只小雁鹅也用一只眼睛定定地凝视着我,因为它想把我看个仔细。”“听到这可怜的小家伙嘶哑的稚嫩哭声,而且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地,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向我这边冲过来,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变软。”文中像这样的句子有很多,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比来体会。这就涉及到本课的第三个环节——
3.对比阅读:可以将此文与上个学期刚刚学过的《犀粪蜣》进行对比阅读,一方面对比语言上的异同,都是生动活泼,但《犀》更具幽默,本文更多了些亲切,另一方面由语言可再对比一下两位科学家,从两篇文章中你分别读出了两位怎样的科学家,他们又有何异同?他们都有着极强的敬业、奉献的精神,甚至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否则怎能忍受那些生动文字背后艰辛枯燥的研究生活?他们又都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每一个结论的获得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一像他们一样执著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才会有今天的收获和未来发展。而他们的不同学可以根据理解谈自己的想法。同时,如果学生阅读的程度好的话,还可以进步对比《昆虫记》与《所罗门王的指环》,在对比中让阅读更深入,更有趣味。
    那么由此篇课文的探讨便可以引出本组的话题“人与动物”。
    本组文章中虽然时代、地域不同,形式各异,但都涉及到动物带给人们的思考。韩愈借千里马的经历来谈人才问题,说明动物的生存发展中很多问题是可以引发人类深思的,我们需要去留心,去思考,劳伦兹与小雁鹅让我们想到冯骥才和那只珍珠鸟,人与另一个生命个体的信赖是要用付出去获取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信赖,而《狼》《武松打虎》可以对比来思考,狼与虎最终都死了,屠户与武松是凭借什么致其于死地的,你更欣赏哪一种?如果狼和虎象征着危险与恶势力的话,从课文中你会发现,人面对困境时需要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具备战胜困境的品质和能力呢?从另一个角度讲,狼的世界就只是恶吗?读一读《狼图腾》以及《重返狼群》,我们怎能对身边的动物无动于衷呢?所以这组题目下思考的话题是“谁说它是无情物”?请学生以此为话题,结合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与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三组:人与自己——《我的叔叔于勒》《小公务员之死》《圯上敬履》
思考话题:“那些似曾相识的自己”
这一组中先来说说《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教参中对本课的教学建议和处理方式,给出了很详尽的说明,这里重点谈谈个人对这篇课文教学上的想法。
小说最初发表在1883年,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巧取豪夺,大发横财,拜金主义流行于整个社会。这时金钱至上,奢华淫靡,追求虚荣成了普遍的社会风气,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正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的现实。有人说一篇小说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是一篇经典小说,经久不衰,则是因为其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是能反映社会、人性、生活、生命等许多本质而共通的东西,唯其如此才能历久弥新。本篇小就正是如此,小说中拜金主义的现实,对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即使是初一的学生也会在作品中明显的对比下很快感知到,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我们的课上讲什么呢?我想重点讲两个方面:第一,小说叙事时情节上的悬念和波澜的设置;第二,从小说的叙述视角来探讨小说带给我们的思考,即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关于悬念——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从题目中出现的“于勒”这个人物入手,说说于勒有怎样的经历?
行为不正,美洲发财 落破回国
2.在于勒人生的起伏中,还有什么也在随着他人生的起伏在变化?(展示变化图)
       一家人对于勒的态度:赶   盼  躲   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姐姐找不到对象  成亲
3.请按时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4.说一说小说的讲述与我们的讲述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妙处?
学生在这四个问题中将体会到小说悬念的设置和情节的波澜起伏,学生对波澜起伏的情节的作用会马上认识到能够吸引读者,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明确的是,不仅能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正是在起伏的情节中,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本文中,正是因为悬念的设置,菲力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在充分的展现出来,另外,当文章结尾的时候,其时又产生了新的悬念:他怎么变穷的,这十多年远方漂泊生活他是怎么过的?当全家人都对他满怀期待时,他对家里的亲人有过怎样的感情?——关于这些问题,作者一句也没有说。这十年漂泊的于勒叔叔的形象,都留给读者在自己的想象里完成了。这正是作者笔法的精妙之处。

关于叙述视角的思考——
这个问题由上个问题的最后一问也可导出,小说的讲述和我们自己的讲述除了悬念的问题以外,还有视角的不同,我们完全是用第三人称来讲,而作者是以一个孩子若瑟夫的视角来写的,这样写的妙处何在?
   这个问题实际是关乎着本文的核心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理解不到位时,可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题目的韵味以及课文中所有关于若瑟夫的描写,反复朗读反复品味。也可以对比《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这人视角的选择来对比思考。
   小说这个叙述人的选择实际是在用一个少年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感受着成人世界的思想和感情。小说的题目意味深长,当我知道了关于于勒的一切时,在我的心里于勒还是我的叔叔,而不是不走正路的叔叔,也不是骗子流氓,成年人经常提及的一个人是否值得同情的问题,在孩子心中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同情这样一个人对自己有没有好处的问题,而只有发生还是没有发生同情心的问题。所以文中的我深切地同情于勒,无论他是怎样一个于勒。
那么文中的菲力普夫妇是不是就是完全的反面角色呢?其实不然。在成人的世界中有两个关系,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情感世界中人与人的苦乐忧喜是相通的,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不能不首先承担起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重担,都不能不重视金钱的作用,而正是这种重视,让每个成人都挣扎在利益关系与情感关系的斗争中,这种重视一旦在利益驱使下过了头,就会导致我们同情心的淡漠。所以文中父母的经济处境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嘲笑他们,或将他们身上的弱点仅仅视为道德上的弱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又与我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从这个角度上想我们才能触摸到小说的本质。其实教材中的小说是有删减的,小说原文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的:
原文开头: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竟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于是对我说:这个可怜的人使我记起了一个故事,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忘记过。你听我说吧。
结尾: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乞讨的人,其缘故就在此。
如果把此部分加上,我们就会发现,开头结尾的若瑟夫已是成年人了,他看的对象已不是于勒而是一个与于勒有类似境遇的老头儿,但成年的若瑟夫依然用童年若瑟夫的眼光心态去对待穷人,这显然是上升到了对所有不幸者的爱,人道主义之爱,同时也是呼唤我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守住我们童年的眼光。所以我们无法嘲笑于勒,也无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说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反思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并且在反思中把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生活的物质和金钱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作业:你的身边有菲利普和克拉莉斯吗?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扩展阅读:《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风格。
《小公务员之死》
小说在极短的篇幅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奴性形象——切尔维亚科夫,形象地展现了这一小人物奴性十足且渺卑微胆怯和惶恐的精神世界。小公务员因何而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从社会背景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社会环境对小公务员的压迫、俄国专制制度对小人物的欺压和漠视。但如同《我的叔叔于勒》一样,一篇小说如果只单纯指向某一个特定的时代,再优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经典的小说是因为它指向了人性,而这点恰恰是初中学生难以读出来的,引领他们读出来就是课堂的主要任务。本课完成这一任务可以通过以下几步:
1.找出他每一次道歉过程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说说他们有什么异同?此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发现他的规律:对于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揣测将军内心 ,对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思考;用极客气的话道歉,表示自己的无意,希望得到原谅,而将军始终未说出的原谅和很不在乎,造成他误以为将军对他耿耿于怀则使他困惑不已。
2.想一想将军为什么就是不说原谅他呢?他这么想可能出于什么心理?
3.你觉得作者对他持怎样的态度?
4.你是否有过和切尔类似的心理呢?引导学生明确小说所揭示的人格失落,奴性、懦弱等人性的问题,从而反思自身。
本课第二个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精彩幽默的描写。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重点运用的是语言和心理描写。为调动学生热情,增强品析效果,语言描写可用分角色朗读,多人比较朗读的方法,关于心理描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去展现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次道歉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加深对描写的理解和把握。
《圯上敬履》
这是出自于《史记留侯世家》中关于张良的一个片段。无论是从体裁还是内容上似乎都和前两篇没什么关系。之所以和前两篇放在一起是从主人公带给我们的思考的角度上来考虑的。
《史记》的叙事语言,言简意赅,课文中对老者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对张良准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相得益彰,但是对于初一下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量有限,本文又是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史记》,因此品析本文的语言特色还为时过早,因此本文教学中一方面需了解《史记》、了解司马迁,初步感知《史记》的可读性; 而另一方面重在通过正确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思考。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可以分以下几个环节:
1.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说一说选段中表现出张良哪些优秀的品质?你觉得他最终得到老者认可,哪一点品质最重要?这一问是从文本出发,为后续的扩展做好准备。
2.从《史记》中节选有关张良后来主要人生经历的几个选段,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解张良在课文节选之前的经历和后来成为汉初三杰,以及功成身退能平安终老的经历。
3.联系张良后来的人生,想一想,这段圯上敬履的经历,对张良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它又给你的人生怎样的启示呢?
    此问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思考,由表面的品质隐忍、求知、虚心、敬老,思考对这些品质的认识;由张良的经历正确认识青年时代磨炼和今后成就之间的关系;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成功者只是少数,思考是不是有磨炼就一定有成就,青年时代,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如何才能与未来的成功挂钩?
   从而使学生明确,成长其实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挫折就是挫折,痛苦就是痛苦,它们本身不是财富,勇敢地面对它们,战胜它们,在这个过程中让心灵强大了,认识深刻了,这才是财富。
而人的成长是从生到死的一个持续的过程,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人是在经历与反思中一步步成长、成熟和完善的,而完善的过程永无止境。
    讲到此,就可以把三篇文章联在一起看了,归结为一个话题,人需要在经历中反思,没有经历时,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经历,要学会在读文本中读自己,张良为何而成功?小公务员因何而死?   我及我的家长为何不认于勒?假如你是张良、小公务员、约瑟夫或其父母,你会怎么做呢?所以读这三篇文章思考的实际是自己与自己问题,自己感知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优秀,如何去守住善良、打造优秀,归根到底是自己与自己的斗争,学会将文章中的人物与自己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文章中有许多“似曾相识的自己”,所以这组文章学过后,可让学生以“那些似曾相识的自己”为话题,结合三文中的一篇或多篇,谈谈自己的阅读思考。

    人与山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所以这样去分组进行专题化思考,是有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这是构成写作能力的根本要素之一,与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通过将课文按照一定的方式归类,使学生在对比与思考中感受到,作为一只有思想的芦苇,我们能去感受外界世界与生命,在思考与体验中,能回过头来关照着我们自己的心灵,在这种不断的关照中,我们的心灵才丰富起来,我们面对生活生命的心态才更理智更充实,而文字正是见证这种关照的过程,每一次阅读就是多了一次看世界的角度,每一次写作就是记载了一次自己的心灵关照,在读与写的过程中,生命才日渐丰盈起来。
    各位老师,三年前,也是在市集体备课这样的场合,我曾主备七年级下册的前10课,当时和大家交流的是关于教学过程目标化的一些思考,而今天我借助七年级下的后10课和大家交流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对教学中读写结合的一些想法,因为受篇目所限,个别归类可能有些牵强,内容上也一定有许多需要商榷之处,只是希望借此交流机会得到老师们的批评和指证,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自己一直走在路上。谢谢大家!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