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八年级
 

语文八年级上长春版6.19《桃花源记》课件2

上传时间: 2014-07-28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世外桃源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 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作者简介: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语
桃花源记
学生朗读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huò
yi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qiānmò

jiàn
tiáo

kuàng
yuán

qiǎn
yāo

bīn fēn
jùn
yǎn 
.
·
·
·
·
·
·
 
·
·
·
·
·

·
·
·
·
·
·
再读课文,自悟文意
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古今异义
2、芳草鲜美

味道鲜美。
1、缘溪行

缘故、缘分。
3、说如此
这样。

鲜美
如此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沿,沿着。
鲜艳美丽。 
像这样。
古今异义
4、阡陌交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绝境,
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指妻子和儿女;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古今异义
8、遂与外人间隔

隔断,隔开。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询问消息。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问讯
古义:
今义:
间隔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询问
距离
邀是请。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不值得
不值得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放弃、舍弃,动词)

(房屋,名词)

(作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作为)

(对,向)
(给)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职业。(一天)沿着溪流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  人捕鱼为业。    缘溪    行,忘  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  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流两岸几百步长,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花草鲜嫩可爱,落花散乱繁多。捕鱼人很为这里的美景惊奇。又继续前行,想走完这片桃林。

纷。  渔人甚    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  林。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光  。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打鱼人在这里看到一座山,山有个小洞口,仿佛有光亮透出来。
便舍船  ,从口入  。  初极狭,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  池  桑  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  闻。其中  往 来 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    外  人。黄发垂髫(tiao),并怡然自乐
(打鱼人)便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洞内)。开始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林、竹园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  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  来,    具  答  之。便要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  境,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
看见打鱼人,(他们)竟然非常惊异,问从什么地方来,打鱼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打鱼人)到他们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打鱼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打鱼人一件一件地给他们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不已。其余的人各自都又请打鱼人到他们家中做客,
皆出  酒  食。    停数日,  辞    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都拿出好酒好菜招待。打鱼人住了几天后,就告别(他们)回去。桃花源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一切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
[幻灯片 22板书]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处处  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    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打鱼人)出了洞,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返回,沿途到处做上标记。到了武陵郡,拜见大守,说了他在桃花源的奇遇。大守当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了路,不再找得到先前去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寻  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行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欣然计划着前往。计划还没实现,不久便病死了。 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
板书
三读课文,复述故事
文章结构:
为什么
寻不到?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感知文意,合作探究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风景幽美)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文中的桃花
源是个什么
样的地方 ?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小结: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在括号里填上
适当的省略部分,再试着翻译句子。
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渔人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3.(    )停数日,(    )辞去.
2.(    )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渔人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村人问:“今是何世?”
渔人答:“今是晋。”
村人问:“秦之后即晋乎?”
渔人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如此”包括他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结语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