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八年级
 

《诗五首》同步练习

上传时间: 2014-08-30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30 《诗五首》同步练习1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  )      投箸(  )      突兀(  )          大庇(  )
岑参(  )        狐袭(  )        布衾(  )            己亥(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                                            
②问君何能尔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3.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从诗中找出描写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5.从诗中找出叙事的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
6.从诗中找出抒情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7.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解释词语。
①铁衣:____________
②锦衾:____________
9.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它译成白话。
10.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
1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
14.下边一段文字是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看看人家是怎样进行赏析的。请就“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二)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5.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7.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三、作文
18.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叙事散文。



参考答案:
诗五首
一、1.zūn  zhù  wù  bì  cén  shēn  qiú  qīn  hài
2.①构筑房舍  ②这样  ③渡  ④渐近  ⑤沙漠  ⑥花
3.①悠然见南山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⑤愁云惨淡万里凝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4.描写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眼睁睁看着自己所建的浣花草堂为风所卷,心里七上八下,孤独无助,自己也变得像飘忽不定的茅草了。
5.叙事句:“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叙述群童抱走茅草,喝止不住的事情,自己叹息天不如意,叹息人也不体贴。
6.抒情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个人身处逆境
的时候,把个人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出现,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充分体现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7.诗中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不顾个人安危,想到了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歌字字从肺腑中流出,有真情实感。
(二)8.①铁甲编成的战衣  ②织锦的被子
9.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
10.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11.送别
12.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13.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14.参考答案: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三)1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6.孤独(凄凉、失意等)
17.哪一句都可,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
三、18.提示:改写要符合原文文意。












《诗五首》同步练习2
饮酒(其五)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你一定行!)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其一)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看你的了!)

二、你一定可以准确解答下列问题!(加油!加油!)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长诗默写在下面!(有难度!加油啊!)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
1.这首长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看你的啦!)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来吧!)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一、做个小诗人
请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努力呀!)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近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诗五首
饮酒(其五)
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1.陶渊明集   陶渊明   晋
2.(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行路难(其一)
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闭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1.李太白全集   李白   唐
2.(1)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径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1.杜诗详注   杜甫
2.(1)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1.岑参集校注   唐
2.(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1.龚自珍全集   思想   文学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五首》同步练习3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珍羞(xiū)    金樽(zūn)    宗悫(kè)
B.投著(zhù)    塘坳(ào)    大庇(bǐ)
C.突兀(wù)    瀚海(hàn)    挂罥(juàn)
D.风掣(chè)    狐裘(qiú)    岑参(cēn)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你)  欲辨已忘言(辨识)
B.结庐在人境(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
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  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3.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8.谈谈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欣赏。阅读《饮酒》回答下列问题
(一)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
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
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
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谈谈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金樽:________。    (2)珍羞:________。
(3)直万钱:________。    (4)投箸: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个典故的内容。
(1)垂钓碧溪:________________。(2)乘舟梦日边: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这首诗的主旨。
(三)
1.解释词语。
(1)挂罥:________。(2)俄顷:________。
(3)漠漠:________。(4)突兀:________。
2.概括每段的段意。
(1)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中想像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诗句。
(1)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这首诗的主旨。











1.C 2.D 3.(1)(2)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1)这是新奇的联想,既表现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作者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一)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2.B 3.东晋 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
(二)1.(1)酒杯(2)同“馐”,菜肴(3)同“值”,价值(4)筷子2. (1)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垂钓,后被重用。(2)传说伊尹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3.总会有一天,我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4.通过正直的人到处碰壁的感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抑制人才的黑暗状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1.(1)挂(2)一会儿(3)阴沉迷蒙的样子(4)高耸的样子。2.(1)写秋风破屋、卷走茅草。(2)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3)写秋雨屋漏,长夜无眠的愁苦。(4)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1)这漏雨的漫漫长夜,如何挨到天亮!(2)尽力遮掩天下贫寒之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5.这首诗描写了屋破雨漏、诗人彻夜不眠的苦况,抒发了诗人欲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愿望。









《诗五首》同步练习4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金樽(    )    投箸(    )   突兀(    )   大庇(    )
岑参(    )    狐袭(    )   布衾(    )   己亥(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   _______________
②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__________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  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3、.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9、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10、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
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从诗中找出描写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描写句:

 
2、从诗中找出叙事的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
叙事句:


3、从诗中找出抒情的诗句,并对其分析。
抒情句:

 
4、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