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4-09-18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五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五年级二、三班,每班有学生54人。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与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编排了五个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以及研究与实践。
三、教学目标
1.“人体内部的秘密”单元以“解暗箱”的方法探究人体内部的秘密,以描述、感受、体验、触摸、探寻、体会等方式,充分探究食物的外部表征,推测事物内部的结构、功能与变化,揭开人体内部的秘密。通过《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心脏和血管》、《闹与神经》四课内容,掌握探究人体内部秘密的基本方法,发展探究技能,掌握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心脏和血管、闹与神经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我们怎么看到物体”单元是由探究凸透镜的性质展开的,展现了“科学——技术——人文——生活”的融合,体现“科学导致发现,发现引起发明,发明服务社会”的关系,树立以浓郁的人文色彩关注民生,以创新的精神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理想。
3.“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单元以“综合——分析——综合”的思路构建。以《种子发芽了》和《种辣椒》为总起课,感受植物生命的整个历程,关注生命萌发的重要阶段,获得对生命的整体认识;然后以《植物的花》、《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植物的“分身术”》探究生命延续的方式;最后以《生物繁殖新技术》作为总结与升华,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强烈兴趣。
4.“夏季星空”单元主要认识典型的春夏星座,掌握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春季星空》和《夏季星空》两课连排,以时间为标志的连续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意志力和坚持力。
5.“生活中的机械”单元以“身边随处可见、生活触手可摸、探究随时随地”的生活中的机械为切入点,通过生活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以及实验测量的理性分析,探究简单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认识斜面、杠杆、滑轮、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探究“自行车的科学”,经历探究复杂机械的过程,增强对“科学与技术密切关系”的认识。《未来的交通工具》,以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为想象基础,以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新动态为重要目的,以综合学生所学机械知识为重要载体,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五、教法学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六、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七、教学进度
周? 次
时?? 间
进? 度
1
2.13-2.17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
2.20-2.24
体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3
2.27-3.2
制作简易听诊器
4
3.5-3.9
谁的反应快
5
3.12-3.16
凸透镜成像规律
6
3.19-3.23
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7
3.26-3.30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8
4.2-4.6
解剖花的方法
9
? 4.9-4.13
观察雄蕊和雌蕊
10
4.16-4.20
扦插
11
4.23-4.27
12
4.30-5.5.4
13
?? 5.5.7-5.11
斜面的省力作用
14
?? 5.14-5.18
杠杆的作用
15
?5.21-5.25
滑轮的作用
16
5.28-6.1
齿轮的作用
17
6.4-6.8
?
18
6.11-6.15
?
19
?6.18-7.22
期末复习、考试
20
6.25-6.29
期末考试
2012.2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