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6-03-11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永生的眼睛》课堂实录
教育理念:
生生有才,生无全才,尊重、关注、相信每一位学生。
教材分析:
《永生的眼睛》是北京出版社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琳达一家三次捐赠眼角膜的感人故事。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1965年,父亲按母亲生前的愿望,捐出了母亲的眼角膜;1986年,父亲因为肺气肿去逝,"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两周后,琳达的女儿,一位才华横溢的小姑娘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琳达再次捐献了小温迪的眼角膜。虽然琳达的父母、女儿都去逝了,但他们捐献出来的眼角膜让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他们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课文赞美了琳达一家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如何让学生对器官捐赠有个正确的认识,如何让学生体会琳达一家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高贵品质是本文的难点。www.21-cn-jy.com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按照时间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没有太大的难度,但仅仅停留在了解了琳达一家三人先后捐赠了眼角膜这个事件上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琳达一家人极其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同时,让学生对器官捐献有个正确的认识。另外,结合本班学困生较多、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等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设计理念:
1.建设开放的语文课堂
通过电视剧《永不瞑目》、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河南人静力父子捐赠眼角膜的故事对文本进行拓展,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21·世纪*教育网
2.平等对话,提高兴趣
通过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了解学生对器官捐赠的看法,有的学生对器官捐赠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会说愿意死后捐赠器官,对于这些学生一定要认真地、庄重地进行表扬;对器官捐赠没有正确认识的学生也要积极引导,不能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www-2-1--com
3.正确把握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本文是为数不多的一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中的对话并且结合与之相关的拓展材料,深刻认识这一主题。同时向学生渗透生命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出处:名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2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