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16-03-12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五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所需下载精品点:120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生物学科课时教案
一、 必修2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一课时)
二、 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2. 学生情况 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有性生殖有一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描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2. 能力目标
利用减数分裂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3. 情感目标
在复习有性生殖、学习减数分裂过程中,体验生命现象的精巧与神奇。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
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
五、 教学设计思想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变化过程,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最大困难在于不能够描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而不能描绘的原因又在于过程中出现较多新名词以及过程相对复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节课只要求学生学习受精作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三个基本概念,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相关的名词留在下一节课处理。另外,本课从有性生殖的视频和受精作用导入,一方面使学生认同必须通过减数分裂才能产生遗传物质减半的配子,遗传的稳定性才得以维持;另一方面使"父方、母方"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模型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简述分裂的理解。
六、 教学方式或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准备
图片影像资料、构建模型的材料
八、 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流程 通过有性生殖情境导入→受精作用→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减数分裂的特点
2.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模型制作
总结
提问:鸳鸯的后代是什么?
生物是怎样通过有性生殖保持遗传的稳定性的?
在细胞水平上雌雄鸳鸯为后代提供了什么?
讲解受精作用概念
提问: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