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化学实验计划 教材 必修一 高一年级 教师 2012年9月2日 序号实验名称所需器材及药品周次1实验1-1粗盐的提纯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漏斗、玻璃棒、100ml的小烧杯(每组两个)、滤纸、托盘天平、药匙、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火柴12实验1-2硫酸根的检验试管、水、稀盐酸、氯化钡溶液13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带铁圈和铁夹的铁架台二个、带有单孔橡皮塞的具支圆底烧瓶(或带有双孔橡皮塞的烧瓶)、石棉网、酒精灯..
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方程式大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要标出氧化剂、还原剂。一、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1.钠在氯气中燃烧 氧化剂 还原剂 现象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nb..
初高中化学衔接复习资料基本概念和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物质的组成 (二)化合价和原子团1.化合价(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2)实质:化合价是元素的化学性质。(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在带电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代数和为原子团的化合价。 (注意:①..
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解析:碳酸钠是一种盐,如果依照阳离子分类,碳酸钠属于钠盐,如果从阴离子角度分类,碳酸钠又属于碳酸盐。21教育网答案:A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但同素异形体之间形成的物质虽含..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左图为溶解操作的三个步骤 注意:在用玻璃棒搅拌的过程中,玻璃棒不应接触到烧杯壁 2.过滤的操作步骤: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即滤纸应紧贴漏斗;?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③三靠:滤液应靠玻璃棒引流,玻璃棒应靠在3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烧杯壁。??3.蒸发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①为使水溶液受热均匀并加快蒸发速率,加热时应用玻璃棒..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 I ) 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量的《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评述。一. 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课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是为了便于前后衔接,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实录及反思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笔者在教学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自己对这节教材的理解将教学内容分成3课时。第1课时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及摩尔质量,第2课时帮助学生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第3课时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一、新课引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板书课题)师:(..
板块四《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独李中学 刘海龙新课程要求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纲,强化双基和两种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化学、社会和技术相互之间关系的复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考查内容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注意考查学科的基本素质和学科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的方法,注意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创新。课改之后的中考比以前中考突出考查的部分主要是科学探究和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两部分。关注社会热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体现化学就在身边,把化学问题与身边的实际生产、生活、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等..
板块四《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独李中学 刘海龙板块四《化学与社会发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新课程要求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纲,强化双基和两种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化学、社会和技术相互之间关系的复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考查内容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注意考查学科的基本素质和学科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的方法,注意知..
高一化学方程式一、 碱金属: 1. 新切的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发暗;方程式:4Na+O2=2Na2O;该产物不稳定。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方程式:2Na+O2点燃==== Na2O2。锂燃烧方程式:4Li+O2点燃==== 2Li2O;钾燃烧方程式:K+O2点燃==== KO2。 2. 钠与氧气在不点火时平稳反应,硫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将钠粒与硫粉混合时爆炸,方程式:2Na+S=Na2S 3. 钠与水剧烈反应后滴有酚酞的水变成红色,方程式:2Na+2H2O=2NaOH+H2↑;钾与水反应更剧烈,甚至爆炸,为了安全,常在小烧..
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揭示出认知学习呈现等级性或累积性的规律,也就是说任何学习都必须在一定的学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所表现出来的基础性、前提性和适宜性。这种准备可以有效的保证学习的成功,并使学习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和合理[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化学教学。根据准备性原则,可以说初中的化学教学是高中的化学教学必需的学习准备,高中化学教学是初..
化学课堂的布白艺术画家绘画,总是要留点空白,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奔马。“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要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劳道,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到无尽之意。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借鉴“布白”的手法,将“布白”运用于教学,并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其思维。下面就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