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姓名: 知识梳理在水里上浮的木块______受到水的浮力,在水里下沉的铁块______受到水的浮力,在海面下潜行的潜水艇______受到水的浮力(选填“会”或“不会”)。浸在______ ______中的物体受到___ _,称为浮力。一石块吊..
姓名: 知识梳理把__________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关系。当_____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______;当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物体在___________受到的________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由______的单位和___..
姓名: 知识梳理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_____状态,使物体平衡的这几个力称做__________.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____________.2.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____、____和____.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3.实验表明: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
姓名: 知识梳理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物体发生___________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______、______都属于弹力.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越大,物体的______就越大的特性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①了解弹簧测力..
姓名: 知识梳理1.不同物体含有的_________多少不一定相同。________所含_________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1两,合50_____,合_______千克。一位初中的质量大约是_____千克,合_________吨。4.实验室常用___..
姓名: 知识梳理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长度单位换算: 1m= dm= cm= mm;1μm= m;1nm= m刻度尺的使用:⑴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n..
10.1压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年级: 班级: 姓名: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这种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
11-12学年(下)导学案No.40课 题10.1压强(1)使用时间20120521师评班 级姓 名组别组评【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画压力的示意图,(2)知道压力的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难点】画压力的示意图【课前预习】1. 在教材P76页,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 &..
第 十 章(课)第 4 节 气体的压强 第 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情感态度(1)培养实..
《10.3 大气压强》教案(2课时)教材分析:掌握大气压的估测方法,只要求会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且大气方面的实验难控制,答案多元化,可观性低,因此教材中没安排学生探究实验,但有大量的演示或课后实验。因此教者的主导方向是挖掘实验中的大气压知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大气压的存在。(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方法,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
第 十 章(课)第 3 节 浮力 第 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4)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过程与方法(1)培养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实..
【学习目标】1.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重点难点】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www.21-cn-jy.com【预习指导】1.我们用钢笔写字,时间久了,要清洗一下,回忆一下,清洗后清水还清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常看到妈妈在放衣服的箱子里放樟脑丸防虫蛀。过一段时间后,打开箱子取衣服,就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造成这种现象..
第 七 章(课)第 2 节 静电现象 第 1课时 总第8个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过程与方法(1)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2)能..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徐浩(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测定水的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会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的密度;3、会应用密度知识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通过测水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水的密度。教学难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