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
 

单元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语文:5.15《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2)(沪教版第四册)

    司马迁 讲故事 1、完璧归赵 3、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渑池之会 一、司马迁和《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50余万字。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5.15《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4)(沪教版第四册)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和为贵”。 《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离不开社会。只有人和,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太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将相和”的故事,读一读它告诉我们的道理…… 司马迁 制作:李禹辰 史圣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司马迁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五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课件:5.16《谏太宗十思疏》--1(沪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魏征 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史称“诤臣” 疏 疏 shù,奏议的一种。 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包括奏、议、疏、表、对策。 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课件:5.16《谏太宗十思疏》--2(沪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徵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朽,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 家、史学家、文学家。太宗时任谏 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 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 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课件:5.16《谏太宗十思疏》--3(沪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及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 魏 徵 ——诤 臣 重点字词一: 求: 之: 长: 固: 根本: 欲: 浚: 思: 积: 而: 望: 固: 厚: 治: 当: 而况: 重: 居: 大:..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课件:5.16《谏太宗十思疏》--4(沪教版)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徵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其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语文课件:5.16《谏太宗十思疏》--7(沪教版)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7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