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新材料的研制 教学要求 1.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开发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材料展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
课 题 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 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建议课时 1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交流讨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从组成上区分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3、知道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述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利用拓展视野图片,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原因..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盐的组成特点。 (3)在回顾酸碱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汇总盐的化学性质。 (4)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结合我国食盐产地的广泛分布及纯碱的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2012《常见的酸和碱》一轮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促进理解知识间的联系。4.通过酸与碱的复习,分析对比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问题训练-评价单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 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 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 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nb..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问题生成-评价单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教师生成的问题】 1.我们曾经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的实验,你记得溶液变成什么颜色了吗?是什么物质使溶液改变了颜色?加热后又有何改变呢?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选用哪些药品进行反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3.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们用铁锅炒菜做饭..
《常见的酸和碱》问题导读-评价单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
溶解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解溶解度的含义,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2) 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3)了解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4)会利用有关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运用数据、表格、图像、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 2、难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利用溶解度曲线..
第六章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溶液②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以及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③认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对生活实际及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广泛用途与人生活息息相关。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2、教学重点::①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②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③知道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变化。..
第2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设问: 1、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P123-124 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铁矿的主要成分都是铁的化..
课 题第三节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课 型讨论课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工业上冶炼生铁和钢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3、掌握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4、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带来的损失。 5、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教学难点 铁生锈的原因。课前准备 仪器:试管5支、棉球、橡皮塞、 药品:水、无锈的铁钉、氯化钠溶液、干燥剂、稀硫酸或..
物质燃烧的条件教案 单 位:遵义县铁厂镇中学 姓 名:徐厚杰物质燃烧的条件一、实验目的: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并运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②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
课 题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 型探究课课 时第1课时备课方式集体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课 题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课 型[来源:]互动课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式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过程与方法: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会写出单质的化学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物质观。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教学难点 化合价课前准备 教师拿出一张名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
自然界中的水(共2课时)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 知道纯水与矿泉水、自来水等的区别,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3) 了解水污染的因素,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4) 认识蒸发和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相逆的变化来探究水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发 思维能力,学会用多种方法来研究证明物质组成的思维方式。版权所有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