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作文指导学案教师寄语: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带动写作。2、学习经典名作的写作手法。3、学习篇末点题法。学习过程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体,今天再谈记叙文的写作好象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的文章都存在种种问题,至少是平淡无奇,使人读来味同嚼蜡。而一个简单的物体、一件普通的事,一位平凡的人,在大家笔下为什么能熠熠生辉呢?“它..
基础知识: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
济阳初中七年级下学期作文计划初中教材作文训练序列解读及七年级上作文训练目标设定现有初中教材(人教版)以学生为主体,以“成长”为总的主题,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循序渐进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形成完整丰富的精神世界。教材共六册36个主题单元,每单元设置了相应的阅读、综合性学习及写作训练。单元主题大致可分为五个题材类型:我和自己、我和他人、我和文化艺术、我和自然、我和未知世界。这五个主题内部由浅入深,各自呈现出三个梯级,随着学习的进展,螺旋式深入,并不断互相融合,向总主题靠拢。 ..
2013年春期三合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基础积累及应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人迹罕至 来势汹汹 骇人听闻 荒草凄凄B、回环曲折 历尽心血 ..
初一语文(下)综合测试??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4分)派遣( ) 旌旗( ) 归省( ) 烧灼( )2.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狭ài( ) qí( )长 huì( )暗 作niè(&n..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字词复习提纲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颤动( )2、噗噗( )3、咕哝( )4、军阀( )5、两颊( )6、嗅烟草( )7、书脊( )8、踌躇( )9、憎恶( )10、恣情( )11、卜问( )12、两榀( )1..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一)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环谒( )于邑人 机杼( ) 鞍( )鞯( ) 辔( )头 mǐn( )然众人矣 朔气传金tuò( ) shè( )猎 世lì( )耕2.解释下面句中..
人教七下文言文测试题(二)一、基础过关。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犬吠( ) 水潦( )尘埃 yè( )屋许( )许声zhuì( )行甚远 尻( )尾 眈( )眈相向 假mèi( &..
孔乙己预习检查 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主题探讨 品味语句课外拓展 情节再现教学目标一、了解鲁迅及其作品。二、基本掌握人物形象分析 的方法。三、主题的把握。 ..
生动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作文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回忆和再现记叙六要素学会运用描写生动地记叙事情的过程请阅读这则小故事,并从中找出那六个记叙要素来。仔细想想,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它们的?将所找出的六要素连接成段。 那时我六岁。我有个妹妹,比我小一岁多一点。她很听话,很乖,是个很好的小姑娘,好得过分,好得令人讨厌——好得我巴不得淹死她。在我家客厅的木柜上,放着一个糖罐,是我父母结婚时买的,我妈把它当宝贝。她从不允许我私自从罐里取糖吃,因此我就加倍地喜欢这么做。我受..
快来看看吧! 人 生 三境 想一想你要怎样划分人生三境?人生三境都是哪三境?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奇思妙想 人生三境的三大境界分别是出自宋代三首不同的词。 ——了解一下人生三境 一:出自北宋晏殊《蝶恋花..
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书法自成一体,称谓“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pián)体文"。山际见来烟——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云从窗里出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
《约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约客》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诗的前二句意思是黄梅时节,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黄梅时节”指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
1.《童年》的基本常识。本书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主人公名叫______。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______、______。答:前苏联 高尔基 阿廖沙 自传 《在人间》 《我的大学》?2.《童年》的内容简介。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P242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主要内容: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失去父亲,被母亲带到外祖父家,过着压抑沉闷、悲凉凄苦的生活,母亲因不堪忍受这种生活,离开了阿廖沙。而小茨冈“好事情”、尤其是外祖母等人。特别关心爱护阿廖沙,在他们影响下,阿廖沙逐渐恢复了自信,闯荡真正的“人间”。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是一个善良,坚强,勇敢,纯洁,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唯利是图,寡情薄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