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黔之驴》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011年5月30日/星期三教学班级:青浦区商榻中学七年 班(借班)教 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黔之驴》(沪版/试用本)执 教: 教学目标:1、通过在“问题”中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课文细腻而又简练的动作、心理描写;理解寓言“借物喻人”的寓意。2、了解文言词语 “船”、“蹄”的特殊用法,积累文言实词:载,以为、益、去。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文中动作、心理描写的表现力。(在第“三”环节完成)教学难..
自学目标(参考)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黔之驴 自学方法一 读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通全文二 积累 在笔记本上记下你认为重要的字词.三 质疑 在笔记本上整理学习中的疑难,以便与同学交流.四 悟 结合注释理解本文大意,说说本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五 探究 1 作者写本文意在讽刺什么?2 读后你又有哪些感受?3 你认为本文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一)解..
黔之驴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其作品文学价值极高,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的文体,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寓言(把…当作神)(认为)抢答竞赛一词多义:( ……的样子 )( 然而,但 )( 将要 ..
授课人: 牡局机关子弟校 杨 惠 燕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 巍分析思考这篇通讯报道了哪三个故事?请简要归纳。1、松骨峰战斗2、马玉祥火中救儿童3、战士的心声这三个故事各体现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1、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3、淳朴谦逊的品质, 美丽宽广的胸怀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1、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2..
七 自述苦学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初级中学 严峻 一、请小声跟随教师,通读全文。二、根据课文下注释,口头解释全文。三、请同学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简单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青年时期家境贫困,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
清塘荷韵季羡林品 荷 韵阅读4-6自然段,勾画描写荷生长过程的句子,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感 荷 韵阅读3-6自然段,勾画描写荷生长过程的句子,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希望—事与愿违 (失望) 翘盼—灰心(灰心)盼星星盼月亮—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仍灰心)迟迟疑疑———疑云一扫而空——狂喜(狂喜)什么也没有仍然什么也没有细弱单薄、可怜兮兮的五六个叶片出现一大片绿叶,并迅速扩张,遮蔽了半个池塘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作者从种莲,盼荷的过程中..
一封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首歌的歌词实际上是一封完整的家书,这是远离家乡的儿子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从这封信中,你们能看出儿子抒发了对父母怎样的感情呢?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提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背影》中,父亲的家书“我身..
吴 晗 吴晗(1909-1969年)浙江义乌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进行百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折不弯,表现了革命者刚直不阿的骨气。1969年10月11日含冤逝世。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让广大人民了解祖国的历史,学习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撰写了这篇杂文。 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分..
_____吴晗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以我们伟大先人为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 2.指导学生弄清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不同之处。 作者吴晗,生于1909年,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进行百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折不弯,表现了革命者刚直不阿的骨气。1969年10月11日含冤逝世。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了让广大人民了解自己..
黔之驴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原文 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益(15)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
《七、月迹》教案 教学内容:七、月迹 二、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月亮在我国人们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3、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4、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难点:文中所写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
《谈骨气》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伟大先人的榜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3.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2.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哈喝(y5o)拘囚(qM高官厚禄(刚 拍案而起(on)嗟来之食(陌)富贵不..
《谈骨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本文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五册侧重于议论文教学,在现代文四个单元中,共有三个议论文单元。《谈骨气》是第一单元“论点和论据”的第二课,就文体而言,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的议论文。本文观点鲜明、材料典型、说理透彻。课本以这篇议论文开首,有助于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议论文的知识打下基础。 2.说目标 议论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议论的三要素。议论问题,总要..
《谈骨气》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杂文的阅读”,初三的学生初步接触杂文,而这篇课文则是一篇规范的短论,而且在思想上对学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基本的教学方法应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讲授本文,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整体阅读,分析结构。让学生归纳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体会事例的典型性,以及是如何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又做到了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对比阅读,突出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确三个事例中记叙部分的特点,以及从三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