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

首页>资源列表>>数学>五年级>下学期>北京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学用具:投影片、硬纸板、条形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128+72,97+103,加法的意义? 2.这样的分数单位?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片)  4.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投影片) 5.先说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再指出哪些分数的单位是相同的。(投..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约分1

    约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教学重点;  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用具;  例1的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说出下面哪些数有约数2?哪些数有约数3?哪些数有约数5?     16   20   36   45   27 二、揭示课题前面同学们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约分"。(板书课题)三..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通分1

    通分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8和9    9和27二、探索研究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比较 和 的大小。提问:这两个分数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上面3道题都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为什么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呢?(2)让全体学生自学课本第92业例..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的意义1

    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  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问:还想知道些什么?3.带着问题自学,又知道了什么?4.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二、巩固新知(一)猜一猜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问:阴影部分可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先猜一猜,然后说1/3表示的含义,教师板书)课件出示一个圆问:阴影部分可用哪个分数表..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2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q..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公因数 2

    公因数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 教学准备:1.学生:回顾上册因数与倍数的有关内容,会做相关练习题。 2..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34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个数量。 2.学生能够独立画出条形统计图。 3.通过收集,整理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独立画出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网网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知识,你能说一说你都知道什么吗?(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课前我们已经调查了我们四年级各班近视人数的情况,因为是分小组调查的所以请小组来汇报调查结果。 四年级近视人数统计: 一班10&..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 1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课时本课共  课时本课为第  课时总课时第  课时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  ②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③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仪器教具  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五年级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容积和容积单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 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升毫升之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2、 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渗透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容积的观念,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难点: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量杯、量筒,西红杮等实物,长方体纸盒、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1、 上..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容积和容积单位 1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课时本课共  课时本课为第  课时总课时第  课时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  ②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③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仪器教具  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3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34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3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2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q..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3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公因数 2

    公因数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 教学准备:1.学生:回顾上册因数与倍数的有关内容,会做相关练习题。 2..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3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个数量。 2.学生能够独立画出条形统计图。 3.通过收集,整理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独立画出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网网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知识,你能说一说你都知道什么吗?(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课前我们已经调查了我们四年级各班近视人数的情况,因为是分小组调查的所以请小组来汇报调查结果。 四年级近视人数统计: 一班10&..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3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44条记录        下一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