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定义的意义 2.命题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从具体实例中,探索出定义,并了解定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从具体实例中,了解命题的概念,并会区分命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从具体例子中提炼数学概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 教学难点 命题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一张 第一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6.2.1 A) 电脑制作:P177~178的..
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预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会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版权所有2.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逆定理的概念。3培养自己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网重难点: 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会判断定理的逆命题的真假。一预习任务:命题都有两部分: 和 。一)独自阅读166--168页(约7分钟)完成下列题目,分别用文字..
5.2为什么要证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找出规律和结论; 3.通过学习证明,体会数学的严密性,养成言必有据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找出规律和结论【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前面我们曾经利用观察、实验、归纳和类比等方法发现了不少数学命题,但是这些命题的正确性还..
4.2 中位数一、教与学目标:1、能说出中位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体会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并会解释数据的集中程度。二、教与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难点:根据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解释数据的集中程度。三、教与学方法:探究与自学教学法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5名男生的身高分别为(cm) 164,172,178,170,165,168,167,172,169,170,170,156,159,161,170。 排在正中间位置的是哪一个? (由学生熟悉的身高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本节..
4.2中位数 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 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情景一:我们打靶去。三个同学之间的对比 1.(课件出示)几个同学的头像,其中一个说:高手如云,我的目标只要一般般就可以了。 2. 出示小林9环,小刚6环。小丽思考:要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打..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复习(第三章)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体会分式与分式方程是描述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模型。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解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3、会解决一些与分式和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4、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利用比和比例刻画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3.7 分式方程 (2)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过程,体会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的转化思想;2、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教学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准备相关题目课前预习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法)学生活动(学法)复..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3.6 比和比例 (3)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 了解连比的概念,会进行有关的计算;2、 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相关题目课前预习1、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 什么叫做连比?3、 什么叫做比例内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法)学生活动(学法)复..
教学主题 等腰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是八年 级《轴对称》中的重点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节课,由于小学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 对称角度的直观认识的 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如何从对称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旧教材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应该重新认识,把 好入门的第一课。 2、 等腰三角形是在《多边形》中的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对理解"等..
主备人: 把关人: 研讨成员:初二数学组 年 月 教案序号6课时1课型新授课 题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一)重点、难点1.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利用该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2. 对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的理解掌握3. 会利用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解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过程,理解连接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平..
主备人: 把关人: 研讨成员:初二数学组 2 年 月 日教案序号 课时2课型新授课 题 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重点、难点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作图.教学目标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材处理师生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导入 学..
7、8 实数(1)学习目标: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说出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感受数学中的对应思想。学习重点:实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对实数分类。学习难点: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某些无理数的几何意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我们可以看出引进无理数以后,数的范围又扩大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实数2、你能按照两种方式把实数进行分类吗? &nb..
中位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中位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3、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重点】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难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一组数据2,4,5,4,3的平均数是______.2.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0次,期中射中10环2次,射中9环6次,射中8环8次,射中7环4次,求平均射中的环数.列式:_____________..
分式的约分学案学习目标 : 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学习重点 :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学习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学习过程:课前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做好思考,观察,完成下列各题:1.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_____; =______; =______.2.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