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一枚金币 父亲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 )地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要求: 1、默读9到28自然段,感..
语文天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按要求积累优美词句,并理解含义;积累与金钱有关的名言;能按要求进行社会调查;独立阅读并理解短文。能力目标:通过积累、摘录、阅读、评议及习作等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情感目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按要求进行习作,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调查。教学方法:积累、摘录、阅读、实践相结合。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1.回顾本单元内容,谈话引入。2.出示课题。二、指导学生完成摘录笔记1.朗读词语..
【独家】驷马桥小学四年级语文《一枚金币》教案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清文章思路,质疑,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父亲,儿子,母亲三个人物的形象。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儿子态度的变化,展开联想,体会儿子的“受不了”。3、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让学生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要知道珍惜,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感受儿子态度的变化,展开联想,体会儿子的“受不了..
毽子里的铜钱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并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句,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和“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栉风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课前去市场、集市上观察、接触小贩,尤其是卖东西的老人,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老师已布..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 1.朗读并讲述故事,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学习要认识和要写的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差 (差事) (chāi) 懒惰俄筋省 俭钱逛傍挣 (1)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①父亲为什么要把金币扔进火炉里? ②父亲怎么知道金币不是儿子挣的? ③儿子为什么笑起来,走了? (2)画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
毽子 铜钱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读懂课文,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及“我”对老人的怀念、感激之情,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贩 栉 卑 (栉比) (fàn) (zhì) (谦卑) (bēi) (贩卖) 愣崭驼佝偻 毽烤薯烘
散落的钞票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一首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听…… 这首歌同学们都很熟吧,但现在要是有一分钱在地上,可能会没人去捡,要是许多一百元的钞票呢?又会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散落的钞票 》 检查预习 1.老师要叫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
一枚金币 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2.感悟老人让儿子明白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 2.根据文中三次出现金币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教学。 (1——1..
散落的钞票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在车站发生的故事。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性格的语句。4.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教学难点、重点:1.感受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性格的语句。2.感受路上行人真诚相助的好品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钞票为什么会散落?钞票散落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样?)3.从课题看,你认为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