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第四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A 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如图,共有三角形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2.有下列长度(cm)的三条小木棒,如果首尾顺次连结,能钉成三角形的是( ) A.10、14、24 B.12、16、32 C.16、6..
毕节七中七年级数学下第四章三角形检测题注意:1、本卷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在答题过程中,请用黑色签字笔答题,并保持卷面清洁。一、相信你的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cm,3cm,4cm B、 1cm,4cm,2cm C、1cm,2cm,3cm D、 6cm,2cm,3cm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
北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宜昌)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5 B. 10 C. 11 D. 12 2.(2014?河北)如图,平面上直线a,b分别过线段OK两端点(数据如图),则a,b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com A. 20° B. 30° C. 70° D. 80° 3.(2009?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 ) A. 72° B. 60° C. 58°..
4.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pptpage1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测距离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page2一、复习旧知识1、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应有哪些必要条件?(1)“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3)“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nb..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pptpage1 4 用尺规作三角形第四章 三角形page2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想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 你能帮他画出来吗?求助回顾基本作图解决方法page3三角形的基本元素是___和___。你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自己动手试一试!你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吗?边角回眸page4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已知:∠α,∠β,线段c。求作:△ABC,使∠A=∠α ,∠B=∠&b..
4.3.2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3课时).pptpage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二课时)page2 我们知道: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那么因此得到的三角形都是全等.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1、角.边.角; 2、角.角.边page3做一做1、角.边.角; 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所夹的边为4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80°pa..
4.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pptpage1第四章 三角形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page2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page3找一找如图,已知:&Delt..
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材分析教科书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应用.现实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去思考,并尝试用三角形全等条件来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教科书中较强调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学设计理念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现实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对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问题的探索、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科学态度;通过课内活动,让学生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步体验建立全..
4.4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分别给出的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2.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巩固作图技巧,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题目的条件作三角形。 难点:探索作图过程。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计算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得AB=a。 已知:&..
4.3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课题: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内容:教科书P111页到P112页,例1和例2及做一做,练习24 第2、4、7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4.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5.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主备人:郝红旗 审核:张冬琴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边角边”判定定理。2.会运用“边角边”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学习重点、难点 :1.知道 “边角边”判定定理。2.会运用“边角边”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画△ABC 使AB=4cm ∠B=60° BC=5cm(再把画好的△ABC剪下来与小组同学比较,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规律.)可得: &n..
图形的全等导学案 课 题图形的全等学 习 目 标通过实例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性,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 点难 点重点:1、全等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难点:寻找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元素规律,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案流程设计教学设计(收获)自主学习:观察课本P73图3-11..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二、学习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1)预习书173~174页(2)回顾: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3)预习作业: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 ,对应角 ②如图;△ADC≌△CBA,..
5.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学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于实际生活的联系;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学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教学工具:练习卷,投影仪。准备活动: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或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科:数学 课题:5.1认识三角形(1)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班级 : 姓名: 执笔人: 审核人: 家长签字: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一、预习导学:1.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三角形吗?3.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