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套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1,159人
语文六年级下北京版3.7《前出塞》课件1.pptpage1前出塞(sài)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jiàn)当用长。 射(shè)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wáng)page2page3 古时候把长城以北的地方叫做“塞外”。唐朝的时候,塞外经常有胡人来骚扰边境,于是朝廷就选派战士到塞外守卫边关,这就是“出塞”page4 “前”:(杜甫一共写了十四诗《出塞》,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本文这首诗选的..
语文六年级下北京版3.7《前出塞》课件.pptpage1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
1.《己亥杂诗》选自 ,共350首。作者 ,号定庵, 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2.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答:这里的"离愁"不仅是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 &nbs..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3.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 。 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二《行路难》 ..
《题临安邸》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课是《题临安邸》。下面我从六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说教学内容:《题临安邸》是北京版第12册第7课《古诗四首》中第二首诗内容。是南宋诗人林升在杭州一家州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诗。当时南宋统治集团在临安苟且偷安,花天酒地,不思收复被金兵侵占的北方大片土地。林升眼见这种情况,内心既痛苦又愤慨,在诗中表达了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 说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一、 引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二古诗四首的第三首诗--《题临安邸》,一同解其诗,感其意,诵其情。(板书课题)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是的这是身处南宋的诗人林升写在临安城旅店的墙壁上的抒发了他内心情感的一首诗。)二、 初读1. 读诗首先音要准,谁来?(好,音准)读诗不仅要音准,还要有节奏感)谁再来?(好,不仅音准而且有节奏感)。教育网版权所有2. 可是音准、有节奏感只是读一首诗的基..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启发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
教学案例:示 儿教学目标: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认读"塞" 字,指导写"秦、汉、胡"三字。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 博大人性美。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 爱之情。重 点: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难 点:诵读古..
为学 班级 姓名 一、指出下列加黑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 ( ) A.不逮人(dài) 迄乎成(qì) 昏与庸(yōnɡ) 屏弃(bǐng) B.蜀之鄙(bǐ) 何恃(shì) 饭钵(bō) 惭色(cán) C.语于富者(yǔ) 僧人(sēng) 久而不怠(dài) 彭端淑(shū) 二、了解下边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 1.下边句中加黑的词,有的意义跟现代汉词不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在括号里加以说明。 蜀之鄙有二僧(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子何恃而住( ) 顾不如..
游 园 不 值 【宋】 叶绍翁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原文 介绍作者 学习生字 解释句子 中心思想 课堂练习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只红杏出墙来。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 读准字音. 应,读yīng不读yìng 屐,读jī. 扣,读kòu不读k..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作者简介 彭端淑 清代文学家曾任吏部郎中,后在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文集》。《为学》选自《白鹤堂文集》,原名《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习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 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学习目标 解题 题目《为学》 为——做 学——学问。 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目..
小 学 语 文 教 案 课 题 1为学 课 型 精读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12个生字,了解“为、迄、之、恃、犹、去、顾、限”在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 能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的第1、3自然段。 思品 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1、3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和课文说明的道理。 查阅资..
古诗四首 课型 精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学会12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塞”)。 过程与方法 : 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内容。 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作者及创作的背景的情况。(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教、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板书设计 7.古诗四首 前出塞..